CWW报道: 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国内某机构对部分智能手机进行预装软件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十款抽样调查的品牌中,没有预装软件的只有3款,预装但是用户可卸载的有2款,其余5款手机都属于强制预装,软件无法卸载。
调查显示,大部分手机预装软件数量在30~40左右,除去约10款左右的基本功能性软件外,工具软件、娱乐软件、社交软件、电商软件、安全软件、学习软件、游戏软件等都第三方应用软件占了绝大部分。
而近期根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针对手机预装软件问题进行的一项最新网络调查显示,国内平均每部手机带有15个预装软件。
就在今年315晚会上,央视报道爆出大唐高鸿股份公司的开发的“大唐神器”为智能手机安装软件,其中涉及恶意程序,并造成扣费和信息泄漏。在315晚会上,大唐高鸿商务助理王玲说,目前大唐神器拥有4604家加盟代理商,每个月能安装100万部以上的手机,已安装的软件超过4600万个。
如此庞大的预装软件量背后,究竟暗哪些利益相关者,使得手机软件预装成为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据了解,在手机预装的各个环节中,手机制造商、手机软件商、多级代理商、手机经销商以及手机软件刷机公司都是利益链的组成部分。
针对手机市场采样,可以发现,手机中的预装软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行货手机中的厂商自己的预装软件,如魅族手机中自带的便利贴软件等;这类厂商自己的预装软件的存在其实无可厚非;
其二,是运营商定制手机中,部分运营商相关预装软件。以中国移动定制机为例,可以在任何一部移动定制机上看到诸如“移动梦网”、“咪咕音乐”“移动门户”等移动预装软件,电信联通亦然。这些应用和市面上很多产品是有竞争关系的,运营商的这种做法无非也只是利用好自由渠道而已;在运营商定制机中,除了运营商自有业务相关的预装软件外,在剩下的预装软件,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户需求导向,如现在的手机中会预装微信、微博、手机QQ等;还有一类是利益导向,这其中就牵扯到资源交换或者付费模式。
以上两种,都是手机市场流通过程中及行业内能够见到阳光的方式。最后一种,流通最广、渠道最多,也是最无法排查清楚的才是导致手机预装软件乱象的罪魁祸首。这里面又包含两种情况;其一,针对行货手机和运营商定制机。当一款行货手机出厂前,软件制造商会通过与生产厂商合作来预装自己的软件;出厂后,手机会分别流通到一级代理商,下设各级代理商、连锁卖场、零售网点处。这一条渠道链流转下来,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软件预装;这其中,软件商付费的依据是按照软件的激活量来计算,即手机用户激活预装软件后,手机软件商就要付给厂家0.8~1元。同时,不同的环节收费价格会有差异。同行货手机一样,运营商定制机在流通到市场上之后,也会被经销商控制进行软件预装。
其二,针对目前国内手机市场上大量流通的水货手机。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手机并非全部是获得工信部入网许可的手机品类,随便在淘宝网店上搜索,就能看到大量水货机,通过各种非正常手段进入国内,然而手机内部OS往往不能直接使用,所以需要对这类水货手机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水货刷机预装。大批的水货手机批发商、进口商通过手机软件刷机公司(专门从事手机ROM改版和刷机工作的“技术团队”)对手机操作系统进行定制改版,并统一刷入。再进入网络店铺及水货手机销售门店进行销售。而根据从事手机软件刷机的相关人员称,现在还有专门的软件推广公司,作为软件厂商和刷机公司之间的“联络媒介”,这其中又是一笔费用。
这些繁杂的、无序的利益链背后,是后硬件时代,软件应用市场成为主导利益体下的畸形果实。APP的月活量、日活量、新增用户量成为手机软件生存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用户量,软件厂商不择手段的进行着各级软件预装。而用户手机中的软件,在植入后不能被删除、自行在后台运行、消耗流量、提取用户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并通过后门自行为用户下载插件完全是用户不能掌控的,甚至不能被用户发现。这种无监控措施、无防范措施,无组织、由一点流入,多点流出的树状体系成为了手机市场最大的隐患。更可悲的是,除了用户之外,似乎每一个环节点都能或多或少分得一杯羹。而这种“大家有钱一起赚”的市场现象也难保不是如今软件预装市场乱象的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