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热点 >> 正文
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化”之路怎么走?
通信世界网 http://www.cww.net.cn 2014年2月18日 09:31
标签:电信运营商 互联网化
 

从除夕短信发送量的下降到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新应用成为流行的拜年方式,从过去一般当面给红包到通过微信以及支付宝天南海北地发红包、抢红包……2014年马年春节,让众多中国百姓尤其是年轻人切身地感受到了互联网的魅力。可以说,互联网化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这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却更多意味着是冲击。这也就不难理解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化的论调为何一度甚嚣尘上,也使得互联网化在今天成为一个略显“老生常谈”的话题。

然而,电信运营商究竟该如何实现互联网化?似乎谁也说不清楚,谁也给不出准确的答案,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和实践中一点点地总结经验。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化,绝不能够盲目地将自己摇身一变为新的互联网公司,而是应基于自己的根本性优势进行创新拓展。正如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成良在接受《人民邮电》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电信运营商最重要的是把管道做好,让管道更加适合互联网应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应注重基于商业模式的合作,培养新的业务能力。”

1、挑战:新型应用的网络保障仍有提升空间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催热了许多的OTT(过顶传球)类业务。尽管如此,电信运营商也并不会“闲下来”,而是会变得更忙,运营商要承载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将会更加复杂和多样,单纯为层出不穷的创新业务提供网络保障就是一个巨大课题。

LTE的到来,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更大的应用创新空间,因为更多的流量空间需要应用来填充。“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得益于终端技术和网络的拉动。LTE带来的速率提升,再加上终端的进步,就会带来可能预测不到的更加新潮的应用”,张成良表示。尤为值得注意的是,LTE时代一个可以预见的趋势正是“流量价格的下降”:今天平均每个用户会使用300M流量,过2~3年时间就是3G~5G,那么,从数百兆到数G流量之间的空间,究竟如何被填充?答案自然是各种创新应用。目前,从已经部署全球多个LTE网络的实践来看,业界普遍认为视频类应用是填补流量空间的主力军。

当面对空前活跃的应用创新时,由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开始感觉到压力。“以视频类应用为例,继承了互联网基因的OTT视频,在内容的丰富性和操作的便利性上有传统IPTV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在应用中遭遇的最大困境正是其QoS在尽力而为机制下无法得到保障”,张成良指出。例如,对于一个小米盒子的用户而言,很有可能在晚上八九点钟的上网高峰期,即使把画质降到最低的“流畅”等级,也会发现画面很“卡”,没法看视频内容了。与此截然相反的情况是,一个IPTV用户则只能在相对封闭的网络下收看老式的内容,尽管网络质量有保证,但内容却缺乏吸引力。正因为如此,“要不要为保证视频业务的质量而专门部署一个支持OTT端到端保障的解决方案”,成为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张成良指出,“运营商距离为良好用户体验提供必须的网络保障还是有距离的,网络改进和升级的需求客观存在。”但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如何让运营商保障OTT业务的同时能够有一定的商业模式保证网络的投入获得回报,例如可以获得OTT运营商的一些新业务分成等。

2、应对:打造满足互联网后向需求的智能管道

管道,毫无疑问是运营商的“立身之本”,无论是在2G开启的移动话音时代,还是在3G、4G开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管道的经营理念必须改变。

“过去,我们做管道,主要是以最终用户为出发点,很少考虑到后向需求;现在,我们必须去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倒过来满足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后向需求”,张成良强调。客观来看,过去运营商更多的是持有一种甲方心态,针对互联网企业的特殊需求缺乏挖掘,呈现给业界的是一种“傻管道”。但是今天,互联网经营者IDC汇聚来的流量,已经与来自最终用户的流量相差不多,甚至未来会超越。此时,运营商是否更加关注IDC组网和流量经营?是否从建设网络路由交换节点之初就开始关注IDC节点,并给予IDC更优的组网方案?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运营商提供的管道是否足够好,是否对互联网企业具有吸引力。换句话说,运营商的管道必须具备对互联网企业的吸引力,否则连“立身之本”都很难保持。

最近,互联网企业频频采取了自建管道的策略,这对于运营商而言既是警钟,也是鞭策。例如,谷歌在美国建设了泛美骨干网。在中国,百度建设了城域网,阿里巴巴也在很多地方建设了城域网。“面对这些举措,运营商必须反思”,张成良强调。事实上,促使互联网企业自建管道的动力,一方面在于租用电路的价格不菲,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运营商网络在提供租用电路时缺乏灵活性和时效性。互联网经营者需要实时性强、更加灵活满足其业务推广等需求的动态网络连接和配置服务。例如,为了应对“双11”促销活动等,互联网经营者可能最需要1~2天的超大带宽连接例如100G 链接,其他时间的需求可能都只是 50G链路。

“今天,运营商需要如同过去为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提供通信保障一样(配备许多应急无线通信车),为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后向需求提供管道保障;管道如果做得不好,别人就不会与你合作”,张成良强调。这其实体现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即将互联网企业摆在与最终用户同等重要的位置,让阿里巴巴的IDC变得更加合理,让淘宝能够轻松应对“双11”,让谷歌IDC的链路利用率更高……

3、革新:集约运营与管道能力平台化

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管道的能力就应该平台化,具备互联网的能力,让应用易于下载和应用”,张成良指出。事实上,这对于运营商而言意味着一次革新:从过去使用管道需要申请的复杂流程,转变为如同用手机下载了一个APP那么简单,并且更加灵活和智能。

管道能力平台化,要求网络的建设更加集约。现在大家一谈起互联网业务,就会想起集约运营。从运营商的角度看,管道的运营更应该集约。从先天条件来看,互联网只拥有一个平台,这促使其业务开展非常方便;电信网却是本地网、城域网、骨干网“分段而治”的状态,协调起来并不容易。因此,管道能力要实现平台化,网络就需要实现统一建设、统一网管和集约运营。对此,张成良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电信网的现状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完全不适应互联网快速多变的需求,互联网是“薄利多销”模式,必须依靠集约来实现低成本。从发展看,管道的运营也需要集约运营,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运营商要打造真正的平台,离不开统一账号这一手段,也离不开稳固的基础业务,而这正是腾讯乃至阿里巴巴成功的经验所在。“所谓平台,首先是拥有特别大规模的活跃用户,例如QQ用户群,进而沉淀形成基础平台;而后,在基础平台的架构之上,以基础业务(如QQ)的账号登录到其他业务和应用之上,例如微信、微视等”,张成良表示。对于运营商而言,移动互联网方面目前欠缺的正是“足够大的”、“可以沉淀下来的”、“能够支撑其他业务的基础平台”。

“账号经营,是运营商的天然优势所在,是有能力做好的,但当前欠缺的正是基础业务、核心业务。”张成良指出,“只有打造出核心业务,平台才能够生根发芽。”例如,淘宝网的电子商务作为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带动了支付宝的发展,进而又带来了余额宝的兴起。相比而言,试图互联网化的运营商,缺少的正是核心业务这“第一桶金”。以中国电信为例,“189”手机号(天翼账号)与其他业务账号的打通,正是当前面临的挑战; “189”提出了要成为“全能手”以满足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力争成为用户接入“中国电信”的第一门户,但目前遭遇的最大困境正是基础业务与核心业务的“缺席”。“易信”也是试图通过合作方式打造移动互联网核心基础业务之举,显然,打造核心业务,正是运营商的当务之急。

4、开拓:应更注重商业模式合作

在管道平台化之后,应用的繁荣则是下一步“重要的棋”。而运营商要打造新的能力,例如支付能力、位置服务能力,就必须更多地依靠商业模式的合作。

从理论上来看,运营商在打造新能力上可以做得比现实情况更好。“运营商一方面拥有巨大的手机用户群,另一方面通过移动网络能够获取来自手机用户的丰富信息,开展支付应用、位置服务应用的潜力巨大”,张成良表示。然而,现实则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做得更好。正如张成良所说,“目前,互联网业已经进入独吃阶段,形成自己的生态链,运营商无法从头再来。”那么,运营商如何才能赶上发展的潮流呢?答案是依靠商业模式的合作,例如中国电信携手网易推出的易信,就是典型的资本层面的合作,而不局限于技术层面。

合作的基础,是双方的共赢。在《史记》中司马迁道出这样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互联网的发展而言,能够产生“真金白银”收入的电子商务是基础;对于电信业与互联网业的合作而言,共同获利也是基础。只有具有强大、基础稳固的管道能力,在电信业和互联网业合作中运营商才有更大的发言权;发展互联网业务商业模式是关键,只有大胆探索和发现新的业务合作方式和共赢的商业模式,运营商的互联网化才能真正拥有市场成功的可能。 通信世界网

 
【作 者:姚春鸽】

来源:人民邮电报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昵称:  验证码:

 
关注通信世界网
 
 
官方微信
“cww-weixin”(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于获得独家的CWW视点分析、最新的通信资讯。
 
 
专家观点
李进良:4G发牌更有..
虽然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起步较晚,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移动的经验,避免走弯路..
 
 
最新专题
  • 1

  • 1

  • 1

  • 1

通信百科
 
烽火通信 PTN 承载助力武..
武汉是中国移动集团指定的与北京、天津、青岛同批开通TD-LTE试点的城..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rss
人民邮电出版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民邮电出版社图书专营店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
中国邮电器材公司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信息协会信息服务网络委员会
爱购服务器之家
新浪科技
搜狐IT
腾讯科技
凤凰网科技
人民网无线频道
中国通信网
移动Labs
中华电子网
通信产业网
企业网
In-Stat
IT价值联盟
中国软件资讯网
通信人才网
慧聪通信网
CTI论坛
CIO选型网
CTO技术网
美通社
赛立信竞争情报网
CRS通信学社
ZDNet至顶网
和讯科技
博趣·兴趣门户
呼叫中心频道
运营与增值
信天下企业短信
新电子
OFweek光通讯网
中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