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就是传统运营商。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爆发以后,人们对于数据业务的需求是看不到上限的,大家也都清楚地认识到,用单一的技术、单一的频段来保障整个市场的需求是困难的,所以大家都希望用FDD和TDD相互补充的方式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大量传统运营商都通过拍卖拿到了TDD频段,用TDD来弥补热点地区大流量数据业务需求的缺口。
比如瑞典、丹麦等地的运营商已经开始提供TDD和FDD融合组网的网络服务,通过双模网络提供4G服务。
国内企业需迎头赶上
国内移动通信产业链起步晚,在很多环节上比较薄弱,从TDD向FDD跨越要难得多。
记者:TD-LTE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态势,商用大规模启动。中国TD-LTE产业链各环节企业能否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中取得好的成绩?
杨骅:因为国内移动通信产业链起步晚,因此在很多环节上比较薄弱。比如在芯片、仪表、终端等方面,相对欧美企业都还处在弱势。目前国内芯片和仪表企业完全是从TD-SCDMA开始起步,仅在TD-SCDMA上有些积累。到了4G时代,大家都强调多模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FDD芯片和仪表厂商向TDD跨越非常容易,但是国内企业由于积累不足,从TDD向FDD跨越要难得多。
发展4G,从推动产业的角度来看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在中国市场可以首先发展TD-LTE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当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使用FDD频谱的时候,再引入FDD。这样一来,就能给国内企业一段时间去补FDD的课,来提升其产品中的FDD功能。两三年以后,在需要使用FDD频谱的时候,国内企业就具备了同时提供FDD和TDD服务的能力,它们也将能够和国外企业共同为这个市场作出贡献。
但如果这个周期比较短,TD-LTE和FDD LTE同时发展的局面出现得比较早,国内产业的提升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海外企业就会取得先机,可能会更多地占领市场,这对国内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记者:在中国移动第一次终端招标中,有两个国外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份额,国内企业的份额并不理想。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做?
杨骅:从市场规划的角度来说,做TD-LTE市场规划的时候,首先就应该保证国内企业能够跟海外企业有同等的竞争条件。
同时,在终端的发展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循序渐进或者多种方式并举的发展模式。比如5模13频手机可以在短期内作为高端产品,因为它设计很复杂,成本很高,价格自然比较高,用户群也会比较少。
同时,可以把3模、4模的手机作为普及型的产品,因为大量的客户更多地关注产品价格。这样一来,国内企业就能有更多的空间来参与竞争,锤炼自己。
当国内企业通过3模市场得到一定的锻炼,技术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之后,最终也会做到5模。若干年以后,可能整个市场都是5模产品,其成本也会下降,5模产品自然而然也就普及了。
所以对于国内的TD-LTE产业链来说,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记者:国内的终端芯片企业正在向5模13频的方向努力,如果想要达到跟国外先进芯片企业同等的产品表现力,应当如何改善?
杨骅:一方面,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不要一刀切,不要用一个模式来做。这样的话,就可以在国内企业的5模产品还不成熟的时候,有一个3模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从产业化开发的角度来说,要多为国内企业提供开发验证的环境,帮助他们加速FDD功能的开发和提升。这样在两三年以后,国内企业的多模技术就有可能达到跟国外巨头相当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