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信息发布 >> 正文
评论:BAT“继承者们”遭遇技术创新尴尬
通信世界网 http://www.cww.net.cn 2014年1月13日 14:46
标签:模仿 互联网
 

一直以来,互联网业“模仿”之风盛行,其背后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真创新很难,有风险;二是抄袭成本低,责罚成本也低。

前几年,人们发现凡是有潜力的产品最终都会被巨头所模仿,这也有了2010年7月《计算机世界》那篇有名的报道《狗日的腾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多的关注到了互联网巨头们携海量用户推广产品的优势,却没有注意到巨头在模仿背后的技术革新。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互联网界“模仿”之风依旧,只是被模仿者更多的变成了互联网界的大佬们。

然而,可惜的是,“继承者们”多是停留在表面的呈现方式,对BAT背后研发和技术的变革,却少有清晰的认知。

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中国互联网在创新方面的尴尬。

易信“高仿”微信 腾讯总算“受伤”一回?

腾讯好像一直戴着抄袭者的帽子,不过最近那篇很火的文章——《腾讯15年争霸之路:仅靠抄袭可以做到吗?》分析了腾讯如何在每一个模仿过程中,使产品更贴近用户,最终获得了成功。

8月,易信1.0版本正式登陆各大手机应用商店。“微信现在做得还不够好,我们希望有一个产品让用户有更多元化选择。”网易CEO丁磊毫不讳言。面对易信的说法,腾讯官方回应很克制:“欢迎一个公平公正、良性有序的竞争环境,也乐于见到移动互联网全面发展和繁荣。”

相对于腾讯的官方表态,腾讯员工私下的议论更加直接,有员工在了解了易信后称,“连朋友圈的名字都一样,简直是赤裸裸的抄袭。”

事实上,OTT业务在2008年就有在微软工作过的中国工程师引入中国,发展这么多年,最牛的飞信也就是半死不活的状态。

半年后,微信依然故我的占领着第一的地位。

不可置否,腾讯的用户数量之庞大,社交属性之强给微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微信的自我革命与推陈出新,才是主要的助推力,游戏、电商、支付、O2O,一个闭环生态系统在不断衍成。

结果表明,模不模仿不是最重要的,能剖清技术本质,通过再创造把产品做得更好,被用户接受,才是最根本的。

百度新闻卡片被抄背后:下代搜索技术浮现

百度新闻卡片主要是通过把热点新闻的图片、要闻和最新消息,统一聚集在一个卡片大小的范围内,呈现给用户。例如,邵逸夫去世当天,通过百度搜索“邵逸夫离世”等关键词,搜索结果便会出现邵逸夫去世的新闻卡片专题,包括了“葬礼”、“后续”等内容。

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其实它的背后是百度在大数据挖掘支持下对搜索结果的聚合和优化,更是百度“下一代搜索”的细节体现。

然而,“继承者们”似乎并未看到技术的实质,反而去追求形式的神似。

当突发新闻发生时,如果你在360和搜狗搜索“邵逸夫”、“金正恩姑父下落”、“春晚2014”等关键词,就能得到与百度相似的页面。只不过,形似和神似,简直是两码事。

百度搜索“邵逸夫离世”

搜狗搜索“邵逸夫”

百度搜索“金正恩姑父被解职”

360搜索“金正恩姑父下落”

百度新闻卡片的技术核心其实是百度知心搜索底层技术的一部分,早在去年的百度世界大会,“知心”搜索就已首次亮相,它被称为下一代搜索技术的核心。这种搜索技术通过大数据挖掘,从亿万条次的信息中拼接出各种知识碎片、形成答案,将搜索结果进行聚合和展现优化,把答案直接呈现给用户,还可与用户实现智能交互,有问必答。

值得注意的是,知心搜索只是百度下一代搜索引擎雏形的冰山一角。一张串联产品、技术、运营和商业四大层面的版图正在悄悄延展。

可惜,“继承者们”只是将页面的呈现方式做一个简单的仿制,并未早做布局,从提升技术的本质上来追赶百度。

阿里,被抄袭才刚刚开始

阿里,一直是电商业的排头兵,甩出竞争对手好几个光年。但电商业的竞争在2013年不断增强,也带来了各个层面对阿里的模仿潮。在2013年初,马云曾说“模仿阿里做电商的都会很累。”

但竞争对手的模仿却一直乐此不彼。12月16日下午,京东继推出面向商家的IM软件“咚咚”之后,又推出一款面向个人用户的“咚咚”。它具备两个功能:其一是个人用户之间的沟通。用户可通过咚咚进行单独聊天或者组队聊天;其二则是客服咨询功能,用户在京东上购物可通过京东咚咚与客服进行沟通。这个高仿了阿里旺旺的产品没有引起阿里的任何兴趣。

此时的阿里正感受着来自脊背发凉的感觉,这个来者自然不是京东,虽然京东把自己的灯箱广告放在了阿里总部对面的公交车站,并号称自己是第一,来者是“南极”的企鹅。阿里指责微信“朋友圈”抄袭来往的“扎堆”功能,这或许只是个双方亮剑的由头,不过最让阿里忌惮的还是微信对支付和电商的介入。

而另一个能让阿里成为被“模仿”者的武器,无疑是支付宝。

作为第三方支付服务公司,支付宝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革新一直被“继承者们”学习,但纵观一周,发现趋之若鹜者多,埋头扎心潜学者少,炒火了概念,却忘了本。

回到本文的主旨,互联网的“继承者们”在学习模仿时,都应当以自己的技术为核心,以贴近和服务用户为目的,这样的竞争和模仿才能促进行业更好的发展。而一味的做表面功夫,无创新、抄皮毛,于己于人都不利。如果再以此大打口水战,伤害了用户,则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那是得不偿失的。通信世界网

 

来源:综合消息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昵称:  验证码:
 
关注通信世界网
 
 
官方微信
“cww-weixin”(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于获得独家的CWW视点分析、最新的通信资讯。
 
 
专家观点
田溯宁:云计算驱动..
云时代的来临就是信息时代的工业革命,社会的生产对象不再是以物质为主,而..
 
 
最新专题
  • 1

  • 1

  • 1

  • 1

通信百科
 
全球五个城市大数据创新应..
全球很多城市将市政大数据向公众开放,并设立项目鼓励大数据应用创新,基于..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rss
人民邮电出版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民邮电出版社图书专营店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
中国邮电器材公司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信息协会信息服务网络委员会
爱购服务器之家
新浪科技
搜狐IT
腾讯科技
凤凰网科技
人民网无线频道
中国通信网
移动Labs
中华电子网
通信产业网
企业网
In-Stat
IT价值联盟
中国软件资讯网
通信人才网
慧聪通信网
CTI论坛
CIO选型网
CTO技术网
美通社
赛立信竞争情报网
CRS通信学社
ZDNet至顶网
和讯科技
博趣·兴趣门户
呼叫中心频道
运营与增值
信天下企业短信
新电子
OFweek光通讯网
中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