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故事——中移动的4G标尺
http://www.cww.net.cn 2013年9月23日 12:29
体验之战 然而,在正式规模商用前,没有良好的深度覆盖,就经不起用户体验的检验,不仅杭州TD-LTE的标杆性会打折扣,更不符合中移动加紧利用4G实现在流量经营大势下翻盘的战略诉求。 此时,杭州移动遇到了全世界运营商共同的难题:用户体验集中在对数据业务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打通电话,对室内覆盖和热点区域的网络部署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数据统计,在移动数据量不断爆发的今天,室内热点区域产生了90%的数据流量和近70%的用户投诉。 站址紧张的一大原因是用户对基站辐射的恐慌心理,杭州移动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甚至在小区内立起了基站辐射度显示牌,以说服用户,而杭州移动的技术团队则不断地采用了创新的技术来应对难题。 针对居民小区,杭州移动通过宏站、街道站、小区室外分布等结合的方式,同时解决覆盖、容量的问题,还尝试使用集成了基带、射频、功放等单元的小基站AtomCell,灵活部署覆盖盲区,并有效分流宏基站的负载压力。 对大型场馆,除了传统的BBU+RRU方式,杭州移动还在试点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手段。 岑曙炜介绍,这种方式与放装WLAN方式类似,采用网线布放,不需供电,不需外接天线,特别适合于大型展览等场所,名为Lamsite的该方案在年初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做过演示。岑曙炜表示,对于体育场馆,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也可以采用特种天线严格控制覆盖范围的方式。 杭州移动还首创了在杭州地铁1号线,杭州移动采用四网三层覆盖建设方式,即利用GSM1900M、DCS、TDS/TDL同步规划建设,解决了长期困扰地铁专网规划建设的干扰、频率、容量、进度等多种难题,也造就了全国第一条地铁覆盖4G网络系统。 现在,岑曙炜对杭州的TD-LTE进入商用,迎接数十万用户的检验充满信心。 创新不止步 F频段的升级利用只是开局,随着F频段的饱和,启用带宽更充沛的D频段十分现实,高效利用好多个频段,是杭州移动乃至中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 岑曙炜确认,杭州正与供应商测试F+D跨频载波聚合技术,实测速率能达到200多Mbps,有望进入规模商用。 而随着D频段的启用,站址从何而来?在迫切需要提高容量的热点区域,确实可以在现有F频段基础上扩容D频段,用合路方式来通过高频天线发射信号,但这种方式对天面和站址的要求很高。在杭州某个基站,华为用一种新型的射频单元ARU,即天线内置射频单元来试点部署,这种设计大大减少了天面要求,体积和重量与纯天线相比并无明显增加,而且其模块化的设计让配置更加灵活。 为了更大限度地减少对站址的开拓性依赖,华为还研发出刀片式RRU,3-4个RRU只需要占用原1个RRU的位置。 在小基站的利用上,传输问题最被看重,因为小基站的安装往往是在传输方式难以企及的地方,杭州移动尝试的AtomCell通过集成不同的传输功能模块(ADSL、光口、FE)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而且更有定制化微波解决方案来支持。尽管如此,在岑曙炜看来,小基站要真正实现规模商用,还需要在外观伪装、供电、2G/3G/4G多系统共用等问题上,实现新的突破。 可以说,始终引领创新的杭州TD-LTE网络质量已经成为一把标尺,丈量出中移动在4G上的竞争力。而从TD-LTE是一件开创性而无经验可借鉴的意义来说,杭州城正在书写移动通信的崭新一页。 [1] [2]
来源:通信产业报 编 辑:郄勇志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