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中电信酝酿推类微信应用 发力OTT深化二次转型
http://www.cww.net.cn   2013年8月1日 10:06    

三大运营商不同的选择结果如何还有待市场检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OTT与运营商间并不存在无解的对立。一方面,OTT的发展大势所趋,但目前OTT应用的主体仍集中在“通讯”上,还有很多潜力可挖,运营商也不可能兼顾所有领域发展自有应用;另一方面,OTT业务发展的再好,也离不开管道的支持,这就给运营商和OTT企业深度合作创造了基础。

加速自身OTT化进程培育互联网基因

近年来,面对OTT的汹汹来势,电信运营商一直在探寻“去电信化”的转型路径,即从传统语音、短信等电信服务向与电信运营商传统优势不相关或相关性较小的新业务发展。以中电信为例,早在2012年6月,中电信八大互联网基地中的天翼视讯基地、游戏基地和天翼阅读基地就相继宣布进入独立公司化运作阶段,这被视为中电信从体制上去“电信化”的探索和尝试。显然,中电信希望基地的公司化运作,能以更符合行业发展的模式来培育新业务,让这些专业公司既可不受运营商体制掣肘,又能通过市场化方式与集团优势对接。

此次与网易合作开发类微信应用无疑是中电信在OTT领域的一次深度探索。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电信“去电信化”培育互联网基因的真正开始,即由电信服务向信息服务、信息娱乐服务的延伸,实现向电信和传媒两种规律、流量经营和传媒两个平台、流量价值上的二次开发和销售新经营理念的转变。无论未来中电信具体采取服务定制、资源互换、定量流量包还是增值平台,亦或是广告领域的方式合作,都将给其在其他“非电信”领域的尝试提供参考。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运营商的“去电信化”创新业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需要立足市场,坚持专注、快速、创新,做精,做深,做专,做细,提供满足垂直市场的产品,并通过高效的运营不断提高客户体验,满足客户需求。第二,不能总“吃老本”,要再创新优势。“发挥电信网络优势”是此前运营商在创新业务时经常提到的,但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和技术的飞速进步,“电信网络优势”的技术实力虽然在提升,但对用户的影响力却在逐渐的下降。在此情况下,电信运营商必须与时俱进,重塑新的优势,努力打造建立在新的关键资源能力基础之上的差异化模式。

从目前三大运营商的举措来看,显然大家都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在正确认的方向进行尝试。通信世界网

[1]  [2]  
关注通信世界网微信“cww-weixin”,赢TD手机!
来源:通信信息报   编 辑:王熙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电信  移动  互联网  运营商  飞信  联通  转型  短信  手机  IPTV  中国移动  网络  信令  3G  SIM卡  电信网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