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深度阅读 >> 正文
 
NFC:全速前进还是停下思考?
http://www.cww.net.cn   2013年4月24日 22:24    

基于13.56MHz的SIMpass方案似乎是银联与运营商最合适的方案。去年2月,银联与中电信联合推出“银联翼宝”则是这个方案的实践。电信将SIM卡的存储空间向银联开放,银联控制交易过程。但据通信业内部人士透露,银联并没有增加手续费外的其他收入,而电信也没想好如何创收,双方对这个业务的推广均不积极。陈建伟还告诉记者,由于银联方的不坚决,“银联翼宝”目前仍不能在其“闪付”终端消费。

而借助终端优势,银联也试图绕开运营商开展NFC支付。2011年9月,银联与HTC联合推出“NFC-SD银联支付手机”,把NFC的核心部件安全SE集成在SD卡上,手机硬件完成其他功能。在今年“收单手续费”下调25%的前提下,发行SD卡可以为其创造新的盈利渠道。

但在寇向涛看来,银联推广的NFC-SD只是为了加注与运营商博弈筹码的筹码。“SD卡的局限性很大,首先,占中国手机市场30%以上的苹果并没有SD卡接口,而仅为了增加一个支付功能让用户换SD卡的可能性也不大。”在去年底“标准之争”双方妥协的结果是,银联也没有继续推广它的SD卡。

换句话说,银联虽然赢得了标准主导权,但是却没有创造新的盈利渠道,这个“胜利”来得有点鸡肋。

TSM平台:运营商的比拼

由于坚持2.4G标准,在全SIM卡方案上,中移动已经比中电信慢了一步。去年底开始,中移动开始转而主推SWP方案,其今年计划销售的1000万台手机亦是基于此。

“目前的NFC手机出货量小,除了标准外,还有成本因素,加载NFC模块及改造主板需要花费300元左右,而一个千元手机的利润率一般仅在5%-10%左右。”寇向涛认为,在没有足够的用户认知,增加NFC功能无法促进实质营销的前提下,手机厂商更多会采取观望态度。这种情况下,以运营商定制机主导推动市场会保证手机厂商的订单量,刺激了厂商的生产意愿。“在未来很长时间,这种方案将是NFC的主流。”该方案让手机厂商得以共享利益,强化了中移动的同盟关系,手握安全SE与存储空间的中移动则拥有收单结算的控制权。

在过去的全SIM方案中,存储空间是客户与运营商协调预置的,公交一卡通、银联翼宝等模式均是基于此,运营商收取空间租赁费,收单结算渠道由客户选择。但运营商在这种模式中的收入固定,不能按交易量获得流水收入。

去年3月的一个论坛上,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首次提到可信服务管理平台(TSM)平台的建设,此平台将存储空间转而向下游用户开放。用户在平台上自行下载银行客户端及优惠券、等电子凭证到存储空间。孙意笑说,TSM相当于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比如说用户在中移动的TSM上下载招行的客户端,同时将招行账户信息加载到存储空间中,中移动可以对招行收取一定费用。”TSM是一个开放式平台,银联、运营商甚至手机厂商均可以选择自建,在手机页面并存(类似于豌豆荚与安卓市场的应用商店关系),由消费者自行选择。但是,中移动控制着“高速公路”的入口标准与运营管理,让中移动获得平台的先发优势与议价权。

TSM的意义远不止这些。通过TSM,用户还能“空中办卡”,“银行卡”信息直接加载到SIM卡上,改变了传统银行的柜台服务模式。同时,TSM平台还能为加载社保卡、公交卡、门禁卡等IC卡应用,一个手机变成“多张卡片”,将很大程度上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网关”。

今年2月,银联将面向商业银行的TSM平台与中移动的TSM平台进行对接,中移动的NFC手机首次可以在银联的闪付终端使用,而早在2009年就建成省级TSM平台的中电信却要在今年年底才上线全国级平台。这一次,中电信明显慢了一拍。

全终端的未来

“其实对于用户而言,全终端模式的NFC用户体验是最好的。” NFC手机厂商思路国际的孙意笑及NFC标签服务商云飞网创始人罗翔宇均认为,全终端模式最开放,也最能激发NFC的价值。

[1]  [2]  [3]  [4]  [5]  
关注通信世界网微信“cww-weixin”,赢TD手机!
来源:新商务周刊   编 辑:王熙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NFC  近场支付  中移动  2.4G  银联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