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线缆产业深陷恶性竞争怪圈
http://www.cww.net.cn 2012年1月4日 10:21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陈琛
“偷工减料者不断增多” 目前,光纤光缆及配套集采中,在运营商“多管齐下”之下,相关厂商已深陷生存困境。 “2011年以来,光缆产品招标价格已下降30%,目前均价已跌破每公里1300元,而据核算,完全按照运营商标书指标要求制造出的光缆产品仅材料成本就需1400元,还不算工人工资、营业费、设备折旧等其它花销,”国内某光纤光缆厂商高层表示,“光纤产品亦是如此,从去年开始,每公里光纤价格已降至70元以下,但合格产品仅材料成本就需要62元左右,再除去人工成本等,厂商利润所剩无几。” 与系统设备厂商不同,线缆厂商无法通过后续升级等方式获得收益补偿,因此,如若采购价格持续下跌,线缆厂商或将长期深陷生存困境。“在劳动力、氦气等资源性气体、原材料等成本普涨但卖价低于成本价的情况下,光纤光缆行业大部分厂商都陷入了入不敷出状况,这一趋势在今年仍有扩大趋势。”国内某受访线缆厂商高层表示。 如若上述趋势持续,国内线缆厂商研发投入恐不断缩减。“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光纤光缆制造与消费大国,据统计,2011年我国消耗了全球50%左右的线缆产品。但遗憾的是,我国只能称之为线缆大国而非线缆强国,因为预制棒等关键性技术还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据了解,美国康宁公司每年都拿出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投入,但在国内恶性竞争环境下,国内线缆厂商已无暇顾及研发,极为不利于国内线缆产业的长期竞争与发展。”国内某光纤光缆厂商高层表示。 据悉,目前国内线缆厂商中,少数上市公司可通过募投方式筹得研发资金,而某些有外方股东的合资公司由于现期业绩不佳,外方股东往往阻挠前者继续进行研发投入,此外大部分中小型线缆公司则仍在生存线上挣扎。 此外,在种种集采规则之下,产品质量也成为了牺牲品。北京邮电大学林中教授告诉记者,十年前的光缆直径约为20毫米,而今有不少光缆仅剩下8~9毫米,此外,当前不少光纤光缆产品在使用寿命、阻水性、抗冻性等指标方面也在不断下滑。 “在恶性竞争环境下,为了生存,不少小厂商不得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比如采用价钱便宜但是抗低温性能较差的纤膏以及阻水性能较差的缆膏,亦或是将较为昂贵的光缆用高分子合成油换成家庭矿物油,总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竭尽全力从产品质量方面抠出利润。”国内某光纤光缆厂商高层如是说。 上述光纤光缆厂商受访高层还告诉记者,令其担心的不是某些个别厂商在偷工减料,而是“在降价压力下,以次充好的厂商不断增多,国内线缆产业陷入了不良发展阶段”。 运营商难逃不利影响 事实上,倡导良性有序的线缆集采环境,不仅有利于我国线缆行业长期发展,也有利于运营商自身发展。可以看到,短期内,虽然运营商可从线缆采购成本降低中获益,但也将引发无穷后患。 “运营商采取反向竞拍模式或与其KPI考核体系相关,一般而言运营商采购部门的KPI多为采购成本降低率,因此采购价格压得越低其绩效就越好,但采购产品的后期质量表现、维护检修成本等却未与采购部门绩效紧密挂钩,因此才出现了目前集采‘重价不重质’的情况。”林中表示。 虽然短期捡了低价的便宜,但采用劣质产品的运营商中长期内却不得不面对产品质量问题频出、使用寿命逐步缩短、维护更换成本激增以及线路故障频繁、用户满意度下降等服务问题。此外,劣质线缆也不利于国家网络质量与安全。 “据了解,目前某家运营商对线缆的运营维护成本已大大超过其购买成本,加之更换周期不断缩短,最后核算下来运营商或并未实现成本节省初衷。”林中表示。 “事实上,运营商如若继续以低价挤压国内线缆产业,对其自身的长期发展也非常不利,”国内某光纤光缆厂商受访高层表示,“线缆产业是其上游产业,如果批量垮掉势必缩小运营商的选择空间,届时运营商将陷入被动,不再具备强势的议价能力,此外,上游产业如若长期陷入恶性循环,根据供应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原理,运营商也将陷入不利。” 编 辑:张翀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84
关键字搜索:线缆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