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业界观点 >> 正文
 
对话柳传志 中国式跨国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http://www.cww.net.cn   2011年11月21日 09:45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 者:侯继勇

11月2日,柳传志卸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在他看来,现在是放手由杨元庆掌舵的时候了。

从2004年12月并购IBM PC业务以来,上演“蛇吞象”的联想集团,七年长征,联想国际化碰到了不少问题,大客户丢单、团队流失、国外政府歧视性采购政策、金融危机、文化融合,并一度“站到了悬崖边上”。

柳传志想尽一切办法,其中包括复出帮助联想集团涉险过关。

中国加入WTO以来的十年,联想集团最大的收获是国际化经验,其中最宝贵的则是“文化价值观的输出”。正是东方价值观、管理经验的输出,与西方价值观和管理经验“激烈”碰撞,联想集团才涉险过关。

联想集团国际化经验也是联想控股多元化成功的经验,柳传志说:正是老联想的“三要素”等管理经验的复制,联想控股才能在高科技术之外的众多领域取得成功。

WTO十年启发

《21世纪》:入世给中国PC产业环境带来了哪些改变?

柳传志:加入WTO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极其重要。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设立高关税,严格的进口许可证,不让外国的电脑进入中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民族工业,但保护得非常不成功。由于中国没有竞争,使得中国电脑价格又贵又不好用。严重地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如果到现在还是保护,不仅PC公司全都倒闭了,什么行业都没法弄了。

《21世纪》:什么时候开始改变?

柳传志:1992年以后,国家开始悄悄地降低关税,到后来取消批文,即许可证制度。中国电脑市场变成开放的市场,国外产品马上进入中国,这是最早开放的市场。但给人一个最大的启发是什么呢?中国电脑行业里最大企业是长城,结果长城完全没有这个能力,一年就败给国外的公司。

最后是联想担当起了与外企竞争的角色。从规模上,联想当时是一家完全没法跟长城比的企业,只占市场2%。尽管联想产权百分之百是国有,但科学院完全放权给我,让我管理。我们当时叫国有民营,今天的人没法理解,当时间变通,后来变成股份制。

《21世纪》: 这对今天的公司启发是什么?

柳传志:中国本土当时电脑行业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比如像供应链在整个PC行业里有巨大的作用。电脑行业里元器件价格比其他领域变化更快,远超过服装等任何一个行业,把这个事了解清楚以后,知道库存应该是多少,某些元器件的库存将是成本里最高的一项,针对这些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方式,这些方式在应对国际竞争起到了非常直接的作用。

还有渠道。在过去都是通过渠道去销售,而联想渠道被人称之为是“大联想”。我们联想团队在研究销售的时候是把我们的渠道当成我们自己的人一起来考虑,考虑他们的利润和损失。就是说在新机器出现的时候,绝不能把老机器压给渠道,让我们自己财报好看,让渠道吃亏。

《21世纪》:如何应对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柳传志:我觉得,第一,企业本身的机制、体制在迎接WTO的时候还是起作用的。第二,中国是一个市场非常大,有很强的消费能力的国家,完全可以用消费、内需去拉动经济。

加入WTO以后,我们国家更多注意的是出口赚取外汇。但中国本身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这对中国经济长远肯定是有好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考虑国强民富。

[1]  [2]  [3]  [4]  
编 辑:魏慧    联系电话:010-67110006-90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中国移动  固网宽带  牌照  柳传志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