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物流信息化考验CIO智慧
http://www.cww.net.cn   2010年9月7日 15:09    通信世界网    

2010年,央企国药集团重构整合步伐加速。1月16日,国药集团旗下国药控股宣布,该公司与甘肃医药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国药控股计划投资1.5亿元,在兰州建立覆盖甘宁青藏四省区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

2010年1月25日,国药控股旗下一致药业以7147.79万元收购南宁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药品经营业务,在广西绝对优势得以确立。

2010年3月2日下午,国药集团与甘肃省签署合作协议;此后又和江西和沈阳相谈合作事宜。

2010年3月11日,国药集团和成都市政府签订了产业化项目、中医药现代化、医药流通体系、会展品牌四项战略合作协议,并且通过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达成合作目标。

上海国资委旗下上海医药动作也不小。今年1月,由上海医药、中西药业和上实医药换股吸收合并后形成的“新上药”,一边进行重组,一边开始跨地区并购,拟收购并控股地处山东济南、江苏常州和广东广州等地的四家地方性医药分销龙头企业。

医药流通企业CIO的智慧选择

商品流通渠道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批发环节,二是零售环节。药品市场的流通渠道,也是由生产商通过批发商销售给零售商,同样包括批发和零售两个环节。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药品批发企业数量不断减少,医药流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因此也对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出新的需求。

2009年3月13日正式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推动医药物流发展。按照最新的政策,在负责招标的部分,流通企业被排除在外,而招标完成后,从生产企业到医疗机构,中间只能经过一家配送企业。

新医改对于中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确实是利好消息,因为国家倾向支持该类企业做大做强,对于国家监管更有利,也增加了人民用药的安全性。此外,对于这些医药流通企业来说,规模越大,违规操作的可能性越低,承受不起相关代价,长期致力于物流信息化研究的博科资讯公司总裁顾问王颐中认为。

这也导致医药流通领域客户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规模越大的企业越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而中型企业如果拿到行业准入许可的话需要依靠信息化工具对大型企业进行弯道超车,没有拿到行业准入许可的企业更需要借助信息化方式增加收益,尽快取得准入资格。因此小型企业在这一轮政策调整中可能要遭受灭顶之灾。

医药批发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领先于医药零售企业。有的药店现在还在用手工管理模式,而所有的医药批发公司没有一个是在用手工模式管理的。医药批发是低毛利的生意,需要走量来赢利,所以产品循环很多,手工模式肯定都忙不过来,数不过来货品。此外行业规则也明确要求医药批发企业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做到药品来源可查、流通环节可查等等,否则根本拿不到准入资格。

医药流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解决方案供应商能够动态调整产品,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这对方案商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确实增加了部分软件公司的工作量,但是,博科管理自主平台MAP在解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问题上绰绰有余。

传统的软件技术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分为内部信息化建设和外部信息化建设两个阶段,内部信息化建设可包括ERP建设、办公自动化建设、物流作业体系信息化建设、商业BI建设等;外部信息化建设可包含上下游信息交互建设、多节点和角色间财务支付建设、电子商务建设等。

[1]  [2]  [3]  
相关新闻
编 辑:徐亮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87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博科资讯  信息化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