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人物 >> 正文
 
李毅中:积极探索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http://www.cww.net.cn   2010年3月26日 14:09    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CWW)3月26日消息,近日,李毅中在《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3期发表署名文章《积极探索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现工业和信息化科学管理》。文章指出,大部门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实施大部门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运行近两年来,积极探索大部门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需进一步付出艰苦努力,不断改进完善。

    以下为全文:

    积极探索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现工业和信息化科学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

    大部门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实施大部门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运行近两年来,积极探索大部门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需进一步付出艰苦努力,不断改进完善。

    一、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大部门制改革的探索,也是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大部门体制,是指将职能相近的部门加以整合,形成“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大部门体制有利于整合政府资源,优化政府组织结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党的十七大提出探索大部门制改革的战略部署。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工业和信息化部涵盖了四个部门的相关职能,管理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两个国家局,职能宽、范围广。

    改革前,工业行业管理由多个部门分别负责,管理分散。首先,造成了管理职能的交叉或脱空,容易引发部门间政策的差异或矛盾,形成执行上的相互掣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行业监督主体的缺位或越位。其次,容易形成行业壁垒,分割管理,不利于统一的“大工业”体系形成。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系。中央决定按照大部门体制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系统整合有关工业和信息化方面的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对工业化的整体规划、指导、监督和协调作用,在更高层面和更广范围内,统筹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

    二、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大部门制改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建和运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机构整合力度大,范围广,困难多。近两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要求,积极探索,一边抓好机构组建,努力推动各项职责逐步到位,在较短的时间里初步建立了工业行业管理体系框架;一边抓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奥运保障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难事、急事,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手段,推动了工业和信息化发展。

    (一)按照大部门制要求抓好机构组建

    准确理解把握国务院赋予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主要职责,在“三定”规定和机构设置上进行了探索创新,取得一些突破。一是体现了融合。跨行业设置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和电子制造业四个大行业管理司局,司局设置体现了行业融合、管理职能融合。二是体现了结合。从体制上把国防科技工业纳入国家工业化整体进程来统筹发展,体现了军民结合;推动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体现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生产等要素的结合。三是体现了协调配合。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或牵头负责,减少职责交叉重叠,提高行政效能。

    (二)注重切实把“三定”规定落到实处

    在相关方面支持下,经过努力,在机构和人员初步就位的基础上,关键在理顺关系、打通流程、畅通渠道,建立工作秩序,推动各项职能落到实处。以锲而不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协调配合,加快磨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处于执行层,要理顺与综合部门、监管部门的关系,努力取得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逐步畅通信息渠道和工作通道;更要积极主动,克服困难,以工作成效加快职责到位,切实落实“三定”规定。

    (三)注重完善工业和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与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工作联系,形成合力。增进部省沟通合作,紧紧依靠地方部门,建立部省互动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桥梁纽带和支撑作用,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三是注意发挥部属事业单位和部属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在决策咨询和执行服务等方面起到重要支撑保障作用。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由几个方面组成的新单位,人员来自不同方面,需要一个融合的过程。我们注重通过加强学习,迅速融合在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大局之中,在繁忙的工作中取得良好开局。注重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完成好国务院赋予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重要职责和“三定”规定上来,勤勉履职,开拓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同志在“保增长、调结构”和机构改革的双重任务中,讲政治、顾大局,做到了改革、工作两不误。

    (五)全面履行职能,促进工业和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

    管理理念上,恪守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不干预企业”、“不走老路”的要求,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突出抓好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指导行业发展。重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加重视发挥地方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的作用。

    机关运行上,强调密切部门间、司局间的沟通协作,发挥整体优势。尽量做到“一事一司”。“三定”运行一年后,针对机关内部存在部分职能交叉的问题,进行了部和司局内的调整修订,促进各项职能到位。

    工作思路上,在加强行业统筹规划和指导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更加注重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强调提高执行力;在部机关推行目标责任制,突出强调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在完善措施、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工作重点上,着力突出“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的大局。按照中央部署,认真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质量品牌建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国防科工局圆满完成重点国防科研生产任务,推进3G发展和两化融合试点示范。经过努力,扭转了工业增速急剧下滑势头,增速从去年3月份开始逐步加快,2009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实现了回升向好,为国民经济企稳回升提供了支撑。

    工作方式方法上,注重加快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推进依法行政,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工作。部机关实行了目标责任制,2009年共制定362大项、933小项工作目标,完成率96.32%;2010年分解落实了337大项、1136小项工作目标。围绕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的需要,确定了九大任务,并打破司局界限,成立了10个工作组。通过技术改造、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业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种抓手,推进行业发展。

[1]  [2]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改革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