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运用“6S理论”提升机房的建设水平
2009年5月25日 10:14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北京邮电大学 何栋

    IDC机房在电信行业的发展中已经显得愈发重要,就目前而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已在相应的机房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施工现场管理准则,但是在一些细节的标准上仍然不够详细,缺乏具体明确的办法(如目视化管理)以及规范性的文件作为指导,缺乏考核标准和制度体系。另外一方面,管理亮点也都比较分散、不成体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各运营商为了更好地保障机房建设的现场安全,提高机房建设的施工效率,塑造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已经将更为规范化的现场管理提上日程。从这一原则出发,本文主要介绍“6S”现场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如何应用在通信机房的建设过程中,以提高大型通信机房的建设水平。

    现场管理至关重要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来,现场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的基础管理,对建筑工程而言,更是工程建设成功推进的有效保障。其可以带给客户的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场管理可以直接创造效益,现场是产品生产的场所,企业要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按期交付工程,并使工程质量达到顾客期望要求,都要在现场实现;现场管理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通过其他手段间接获得的信息不一定都是真实的,要想获得准确的第一手材料,只有到现场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环境现场是问题萌芽产生的场所,是企业活动的第一线,任何问题都直接来源于现场,出现问题时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现场最能反映出员工思想动态,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做的不一定是他认为最理想、最顺心的工作,员工的主观感受是影响其工作效率的关键。

    总之,充分掌握现场一线的工作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实际情况,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就看其现场管理是否完成总的经济目标而设定了各项阶段性和细化了的具体目标,是否很好地引导广大员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经济合理地完成目标。深为遗憾的是,在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是大型机房建设的现场管理并没有成形的专业理论依据。

    基于“6S”的现场管理理论则早已发展的比较成熟,并在很多行业和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可以将“6S”现场管理理论灵活地、变通地应用到大型机房的建设过程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型通信机房的建设水平,形成更为规范化、高效化的机房现场管理。

    “6S理论”的含义

    所谓“6S理论”,指的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tsu) 、素养(shitsuke) 、安全(safety)。因为这些词语来自日语和英语,均以“S”开头,因此统称为“6S理论”。以下对这几项内容进行一下详细解读。

    整理是指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在作业现场材料区内只放置必需物品。如果工程现场拥塞着过多的非必需物品,就会导致必需物品无处摆放,运维人员将希望增加一块空地来堆放必需物品,这样一来就造成人力、物力、资金的浪费,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安全隐患,并形成恶性循环,这对于IDC机房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整顿是指将必需物品放置于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到和立即放回的状态。整顿是研究怎样才可以立即取得物品,以及如何及时放回原位。任意决定物品的存放并不会让你的工作速度加快,它会让你的寻找时间加倍。

    清扫是指将环境变得无垃圾、无灰尘,设备保养完好,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经过整理、整顿,必需品处于立即能取到的状态,但取出的物品还必须完好可用,这是清扫最大的作用,总结看来清扫可以看做是对环境和设备的维护和点检。

    清洁是指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使机房达到一定的情节标准。要成为一种制度,必须充分利用创意改善和全面标准化,从而获得坚持和制度化的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素养是指对于规定的日常工作,运维人员可以按照明确要求去执行,并形成一种习惯。“6S理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作业参与人员的素质,员工素质的高低最直接的体现是通过行为来判断,所有素养是通过外在的行为规范来引导的。

    安全是指清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是现场管理的前提和决定因素,没有安全,一切成果都失去了意义,特别是对于机房而言。重视安全不但可以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更是关心生命安全,保障员工生活幸福的人性化管理要求。

    “6S理论”的发展过程

    “6S”中多个词均是日语词汇,事实上“6S理论”也是源于日本,主要就是为了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以创造干净、整洁、舒适、科学合理的工作场所,保障持续高效的生产流程,并最终提升人的素质,为企业造就一个高素质的优秀群体。

    “6S”首先产生于家庭工作方式,针对地提出了2个“S”(整理、整顿);日本企业将其引进企业内部管理运作,增加了3个“S”(清扫、清洁、素养),形成了常说的“5S”;后来又增加了安全,构成现在相对更为完整的“6S”。

    二战后,许多日本企业导入“6S”管理活动使得产品质量得以迅猛提升,比如丰田汽车公司正是依靠“6S”管理的有效推行奠定了飞速发展的基础。另外,“6S”在欧美企业中也都普遍推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也都开始认识到开展“6S”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先后导入此项活动。

    对“6S理论”进行简单理解还是不够的,大型通信机房的建设有其自己独有的特点,如何更好的将“6S”现场管理理论灵活地、变通地应用到大型机房的建设过程中已成为当前重要的难题,这一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将成为机房运转效率是否会得到提升的关键。

    IDC机房的建设特点

    1.人员情况复杂

    由于工作和业务的需要,IDC机房的运转现场经常会有各合作方的人员出入,包括设计单位、设备厂家、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安保人员等等,管理这些人员具有一定难度。首先,人员流动性大,随着各个工程的交替进行,相应的人员可能会不断变化。其次,各合作方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对这些人员的背景没有很好掌握。

    2.物料、工具种类繁多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通常需要在现场堆放大量的设备、物料、工具等,例如基建材料、设备机架、光缆等等。这些物件通常种类繁多,而且大小不一,需要合理安排以使占用空间较小,同时保证取用方便。

    3.施工现场管理相对复杂

    在大型机房建设过程中,专业相对固定,各专业特点都比较鲜明,分别涉及不同的现场;场景数量多,且不同的场景间的管理方式需求不尽相同,加大了管理的复杂性。针对这一情况,每个场景对于不同的项目来说,其工作流程其实相对固定,其管理思路就可以以场景为单元进行逐个管理。

    由于各个项目或项目各个阶段的交替进行,施工现场本身具有很大的机动性和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同一个施工现场可能存在多个项目同时施工,施工周期较短,各项目场地转换频繁等特点。

    4.施工操作存在风险

    IDC机房建设的施工现场可能具有人身安全方面的风险(例如高空作业、带电作业等),也可能会对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威胁(例如电源短路、设备断电等),一旦出现事故,将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

[1]  [2]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IDC  机房  建设  提升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