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汤博阳讲述“八纵八横”
2008年12月8日 08:22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汤博阳

    这一阶段从1986年至1990年,这五年是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光缆通信技术的时期。这五年只搞了一个工程就是宁汉光缆工程。搞这个工程的初衷是为了连通京沪杭和京汉广两个中同轴电缆工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建设了京沪杭、京汉广两条中同轴电缆,每条电缆可以开通两个1800路的载波系统,在当时提高了京、沪、杭、汉、广之间的长途通信能力。为了提高两条干线的可靠性,决定在南京、武汉之间建一条电缆,把二者联接起来。后来由于光通信技术的出现,决定把中同轴电缆改为光缆,为了解决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之间的连接,特意在武汉和南京配置了大量的数模转换设备(T-MUX)。

    然而这个工程的收获并不在于实现了两条中间轴电缆的沟通,而是在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光通信技术上。在不到1000公里的线路上,先后引进了荷兰NKF、日本住友、美国西康及比瑞利四家的光缆,安装了日本NEC、荷兰APT、德国PKI三家的光传输设备。派出了近100名技术人员到国外参加培训。通过分析、对比,技术人员了解了各厂家设备的性能、特点。部属的设计院、施工单位利用这个机会和国外的督导人员一起设计、安装、调测,全面掌握了光通信技术。在五年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摸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这些经验,大胆创新,优化设计,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比如:在南昌-九江的建设中,严格按照每40公里设一个中继站,因此不少的中继站设在野外,只好在野外盖房设站。为了解决供电问题,就要在光缆中附加铜线,既加大了成本,又不利于防雷、防强电。后来,我们大胆地把站距放宽到25至70公里之间。这么大的伸缩范围之内,总可以找到邮电局所。这样就能把中继器放入局站中,解决了中继器的供电问题,去掉了光缆中的铜线,不但节约了成本,也有利于光缆对强电的防护。再如,在设备配置上,一开始都要配到PCM30路设备,后来由于程控交换机的普及,就不再配PCM设备,直接从2M口引到配线架,节约了投资,也节约了机房面积。

    总之,宁汉光缆这五年,学习了技术,积累了经验,培养了设计、施工队伍;同时编制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出版了招标技术规范书的蓝本,为后来的大规模光缆建设打下了基础。

    2.第二阶段:应急建设的阶段

    这一阶段由1991年到1995年,这时还没有网的概念,只是哪里通信告急,就在哪里紧急建设,迅速开通。

    (1)敷设南沿海光缆

    为了缓解长江三角洲到珠江三角洲的通信紧张状态,决定建设上海到广州的南方沿海光缆工程,切成沪闽、榕穗两个工程实施,88天就完成了敷设任务,13个月就开通了业务。与此衔接,又建设了沪宁和京津济宁光缆,解决了北京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南沿海各城市的长途通信问题。

    (2)敷设京汉广光缆

    先后敷设了架空、直埋两条光缆,解决了这一条贯穿祖国南北的中轴线。不但保障了沿线六省市的长途通信,而且为通往西南、西北的电路进京打下了基础。

    (3)打通东三省

    先在东北三省敷设了北京经沈阳、长春到哈尔滨的京沈哈光缆,北京经承德、阜新、白城到齐齐哈尔的京承阜白齐光缆两条干线,又敷设了沈阳到阜新、长春到白城、齐齐哈尔到哈尔滨三条连接线,在东北平原构建了三横两竖的梯子型网络,同时又敷设了沈阳到大连的一条支线。不但解决了东北各城市之间的通信问题,而且彻底解决了东北电路两路进关的问题。

    (4)沟通大西南

    跨秦岭,越巴山,敷设了郑州-西安-成都的光缆,把成都与郑州沟通。从成都传来的信息再经过京汉广光缆北上首都,南下广州,融入全国的信息网中。同时,又敷设了南宁至昆明,昆明至成都的光缆,把整个西南的信息与全国沟通。

    (5)架设欧亚大陆桥

    以郑州到西安的光缆为依托,向东敷设了郑州-徐州、徐州-连云港光缆,往西敷设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伊宁的光缆,构成了一座长达5100公里的欧亚大陆桥。不但解决了我国西北边陲与内地的通信,而且,为亚洲至欧洲的国际电路提供了最短的路由。

    (6)东西贯通

    敷设穿越张北坝上、内蒙古草原、河套地区的京呼银兰光缆和穿越浙、闽、赣、湘、黔、渝、川七省市的福杭贵成光缆,把我国东西方向的信息贯通。

    到了“八五”末期,我国共敷设了23条,3.7公里的干线光缆工程,除了拉萨之外的省会城市全部纳入了国家干线光缆网,一级干线所经过的679个县以上城市都开口,上下电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数字传输网,缓解了长途通信的紧张状态。老百姓反映的打电话难的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

    这时,干线网中已经出现了两条超长的纵向干线和四条超长的横向干线,这为我们后来构建“八纵八横”干线光缆网提供了思维上的雏形和物质上的基础。

    3.第三阶段:合理组网阶段

    这一阶段从1996年至2000年。通过对已经建成的光缆网进行延伸、加密、沟通、连接,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经纬互织的干线网。根据我国城市的布局,信息的流向,确定了“八纵八横”的格局。

    (1)纵向补齐

    包括:敷设大连经牡丹江至哈尔滨(又名:北延边)光缆、上海到大连(又名:北沿海)光缆,形成一条牡丹江-上海-广州的纵向光缆干线;京九广光缆,它不但解决了香港回归庆典的转播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一条由首都穿越大别山、赣南革命老区到深圳经济特区的纵向光缆干线;呼和浩特到北海光缆,这条光缆干线大部分与焦枝柳铁路平行,是一条通过隐蔽山区的通信干线,是京汉广光缆的战略备用路由;兰西拉光缆,这条光缆干线与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输由管线平行,是内地通往西藏的三条生命线之一;呼西光缆,构成了跨内蒙古、陕西、四川、云南的南北纵向通道;兰成光缆,与原有的福杭贵成、南贵昆光缆衔接构成了跨甘肃、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的南北纵向通道。加上“八五”期间已形成两条纵向干线,形成总共八条的纵向光缆干线。

    (2)横向补齐

    包括敷设济青、济石太银光缆,二者衔接形成了我国中部从青岛穿越山东半岛、华北平原、陕北高原到宁夏首府银川的横向干线;西安到合肥光缆和武汉-上海(又名:北沿江)光缆,形成西安经南阳、潢川、合肥到上海的干线;沪金南穗光缆和广昆成光缆,形成路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至云南昆明的横向干线;广州至南宁光缆,与已建的南昆光缆衔接,形成了广州经南宁至昆明的横向干线。加上“八五”期间已形成四条横向干线,从而形成了八条横贯我国国土东西的干线光缆。

    (3)补充一些短段的配套光缆

    包括长江三角洲的杭宁光缆,北京周边的津石、石保张秦光缆,沟通西安、重庆、成都三点的西成渝光缆,以及济南至郑州、西安至武汉、格尔木至乌鲁木齐、北海至海口等连接光缆。

    四、光缆干线网的技术水平

    1.线路工程

    (1)光纤。“八纵八横”光缆干线网选用的是G652光纤(仅仅在京九广工程中采用了六芯的G653光缆),当时还没有偏振模色散和无水峰的要求,所以G652光纤还没有A,B,C,D型之分。在1310nm窗口衰减为0.36dB/km,色散为0,在1550窗口衰减为0.22dB/km,色散为18pS/nm.km。

    (2)光缆。“八纵八横”光缆干线网选用的光缆缆芯结构以松套管层绞式为主,同时也采用了部分中心束管式和骨架开槽式的结构。护套结构分为管道式、架空式、直埋式。在爬坡的段落采用了轻钢丝铠装结构,水下光缆采用了重钢丝铠装结构,在防白蚁的段落采用了尼龙外护套。

[1]  [2]  [3]  [4]  编 辑:周桂军
关键字搜索:中国电信  八纵八横  光缆  光通信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