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改革开放30年通信业史记(二)
2008年11月17日 09:22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倪兰

    通向世界的第一封电子邮件(1987年9月)

    1987年9月20日,中国互联网的开创者之一——钱天白通过拨号上网亲手发送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这一内容为“AcrosstheGreat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邮件,由北京经意大利到达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如中科院胡启恒院士所说,“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进来的”,这第一封电子邮件正是这漫长历程上的起点。

    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互联网就进入了中国先驱们的视野。上世纪70年代末,钱天白赴德国为当时的兵器工业部引进大型计算机时,第一次听说了互联网这个名词,从此开始关注。同期,钱华林等人也开始了对网络的研究。到了1987年,钱天白更参加了国际互联网交流会,中国人的身影首次出现在同类国际会议上。而在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后,我国开始了联入世界互联网的不懈努力。

    1989年,世界银行贷款支持中国部分高新技术项目建设,其中之一就是将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地区的研究所组成一个高速网络。该项目于1989年开始立项,1990年4月工程启动,到1992年中科院、清华、北大三家局域网基本完成,1993年实现互联。这一网络就是中国第一个互联网络——中国科技网的前身。

    在网络建设之外,基于前瞻性的目光,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使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网络身份标识,保护了我国在世界互联网大家庭中的权益。

    虽然拥有了自己在国际互联网上的身份标识,但由于当时.CN域名服务器放置在德国,国内仍需通过X.25网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联接,再联到国际互联网,使用起来不仅资费昂贵,还十分不便。我国与国外的直接联网已经势在必行。

    此后的数年间,经过胡启恒、钱华林等人的不断努力,在许多国际友人的大力帮助下,1993年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终于表态同意中国联入国际互联网。次年4月20日,中国与国际间的64kbit/s互联网信道开通,中国正式联入国际互联网。

    而自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后,钱天白等人也一直努力向全社会普及宣扬互联网概念。这些中国互联网先驱们不仅自己尽可能地通过电子邮件、上网办理各种工作事宜,还不断积极影响自己周围的人们,不断地向他们推广互联网,指导他们使用互联网,将互联网的影响向整个中国社会逐步铺开。

    宁汉工程拉开光缆时代序幕(1990年8月)

    上世纪80年代,为与当时的国际先进通信水平看齐,经过充分论证,原邮电部决定引进光纤通信技术,建设长距离干线光缆。1987年10月,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大通路干线——宁汉光缆开始建设。

    宁汉光缆工程沿长江建设,全长973公里,东起南京,西至武汉,途经马鞍山、芜湖、铜陵、青阳、贵池、安庆、大渡口、泉水塘、湖口、九江、瑞昌、枫林、阳新、黄石、鄂城,有两处水线(鄱阳湖和安庆长江)。全程共设终端站3个,数字转接站2个,分路站6个,中继站12个。工程分三期进行,第一期武汉—黄石试验段(110公里)工程于1987年10月破土动工,次年1月10日完工;第二期黄石—九江段于1989年10月开工;同年11月,第三期九江—南京段也正式开工,并于1990年1月竣工。

    “因为这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重大工程,所以公司当时非常重视,抽调了第一、三、四工程局及北京工程局以技术骨干为主的14个工程队、500余人参与施工。”见证了当年建设的原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员工介绍,“工程进行得非常艰辛,但在我们全体人员的努力下,不仅以较短时间迅速完成任务,还创造了许多新的记录。”

    作为先建段武汉—黄石工程建设的责任单位,第三工程局的技术人员在该局工地指挥长、总工程师肖诗槐的组织下,编制了我国第一部《光缆线路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规定》,作为整个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光纤接头是光缆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其质量将直接影响线路的传输质量和寿命。第三工程局的工程技术骨干、专家通过与国外专家一同交流、探讨,摸索出一套可操作性强、便于掌握的操作方案,并将关键性的技术要点一一传授给施工技术人员,有效地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在该局承担的鄂州至葛店段,平均光纤接头损耗达到0.038dB的世界先进水平,赢得了荷兰NKF专家的高度评价。同时,他们还出色地完成了原邮电部关于光纤连接、测量、光缆敷设等主要技术验证报告,为宁汉工程二、三期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数据和经验,并为1994年以后我国SDH系统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90年,在第三工程局用自行研制的水下光缆挖冲机成功敷设我国第一条长江水下光缆—安庆长江水底光缆时,挖槽、放缆、掩埋几道工序一次完成,比传统作业节省了近70%的工时。此外,该局还对中继距离达70km的黄石至阳新段采取超盘长光缆布放和低损耗光纤连接等措施,实现了较大的损耗富余量,创造了当时国内外最长中继纪录,大大降低了工程投资。

    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整个宁汉工程仅用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即告完成,并于1990年8月27日试运行,1991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通使用。该工程为开发长江流域、构建我国骨干长途通信网、缓解沿江各主要城市间的通信紧张状况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先后获得原邮电部优质工程一等奖、原邮电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更在1996年荣获国家最高工程质量奖——鲁班奖。该工程的建设拉开了我国通信建设转型的序幕,使我国一举跨入了光缆建设的新时期。

    04程控交换机破局(1991年12月)

    1991年12月,由原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现为中国普天)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合作自主开发的HJD-04型局用程控数字交换机研制成功。这是我国自主开发设计的第一个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机型。此后,以“巨大中华”(巨龙、大唐、中兴、华为)及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为代表的民族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了群体突破。

    当04机成功出世并批量生产之时,媒体评价它“犹如一道霹雳破空而出,举世惊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批示“在国有企业纷纷与外资合营或被收买兼并后,04机送来了一股清风”,连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我国在程控交换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样由民间到国家的高度评价充分体现出了04机对我国通信乃至整个科技领域的重大价值。

    自1983年第一台进口程控交换机在中国开通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民众对电话的需求越来越大。为缓解“装电话难”的矛盾,原邮电部不得不动用大量外汇,多方引进大中容量的程控交换机。国外厂商蜂拥而至,日本NEC、富士通,美国朗讯,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比利时BTM,法国阿尔卡特,加拿大北电瓜分了中国程控交换机市场,形成“七国八制”的局面。据了解,当时中国政府和国内企业也纷纷与外商进行谈判,希望“以市场换技术”,但国外相关人士却断言“中国人根本造不出大容量程控交换机”。

[1]  [2]  [3]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改革开放  通信业  发展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