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常晓宁
现在说联通,作为打破垄断坚冰的产物,联通是在94年成立的,这时移动已经走在前面,作为一个从零开始的公司,联通一切都要重来,加之资金有限,又是后来者,联通人格外努力,也一度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在不少城市的高峰时候,联通可以占据半壁江山,但好景不常,“小灵通”半路杀出,作为固话延伸产品的无线市话,其狭小的使用范围和信号覆盖成为其天生的缺陷,联通对这个产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原因是,一方面,国家的产业政策不会允许小灵通的大规模的放号,另一方面,联通认为,小灵通先天不足,是个是残疾人而已,岂能与联通的产品相比?最后,联通认为,小灵通就是第二个寻呼机,产品生命周期不会很长,是个过渡产品。在战略上,联通没有重视小灵通的发展,其势如破竹的发展之势,最后形成了与联通几乎一样的市场份额,而且也吸引了不少联通的低端用户过去。这使得联通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技术优势不代表市场优势。
2002年,国家决定由联通公司上马CDMA项目,联通做了8年的GSM,与移动的差距仍然很大不说,就是小灵通的市场份额也快赶上了自己的G网用户,联通人感觉机会来了,决心举全公司之力,把CDMA作为联通超越移动的大好机会,于是联通开始了两网运营的艰难之路,之后,联通才意识到自己并非是幸运儿。因为5年来的CDMA之路异常艰难,外有移动的打压、小灵通的围追堵截,内有G网的协调发展和C网的终端瓶颈,在5年的艰难运营中,联通始终难以做到两网协调,CDMA的优势是通话清晰、不掉线、高速上网、数据业务丰富,联通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决心一定要以技术领先赢得市场领先,在联通人的努力下,截止到2007年7月,联通CDMA用户数在C网运营5周年之际,终于实现了4000万用户的突破。然而,公司的发展仅从数字来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数字背后的问题,要看品牌和用户结构以及客户质量,全球通、动感地带的成功让处于品牌初建期的联通找到了公司发展的“标杆”和学习的对象。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是固话运营商,是经营固话、宽带、小灵通等固网业务的,由于通信发展的移动化趋势所产生的移动电话对固话的替代作用的凸现,使固话市场逐渐萎缩,由于没有经营移动业务的牌照,两家公司推出了小灵通业务,这个业务本来是产业政策不允许开展的,但是由于监管层的漠视,小灵通发展势头非常猛,一度成为电信、网通财务报表中最亮丽的一笔。随着移动联通的价格战,加之小灵通的产品缺陷,使小灵通业务迅速下滑。但宽带业务的大量需求,又使电信网通把经营重点转到了宽带上。
目前,联通的平均市场份额为21%左右,移动平均为70%,剩下为小灵通。从行业的收入来看,移动是遥遥领先的,仅其收支差可以和联通的收入相比,而联通的收入甚至只是中国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的收入。就利润来说,全行业有70%的利润被移动攫取,剩下的则由联通、电信、网通、铁通去争抢。形成了今天移动“一家独大”的行业结构,这有国家产业政策的原因,也有公司自身发展、管理的原因。
3、艰难中蹒跚前行的联通
造成联通的目前困境的原因除了前面所说的产业结构、行业监管缺失外,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联通自身的管理。因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内因是根本。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联通的问题。
1)正确的公司战略下的业务战略及职能战略的失误。在战略管理中,战略从上到下依次是公司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在公司战略上,联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同任何央企一样,都是创建世界一流公司。在这个层次的战略上,联通没有问题可说。但在第二个层次,业务战略上,联通却犯了错误,联通是国内唯一一家全业务运营商而骄傲,因此,在通信领域联通可谓是全线出击,做G网,经营C网、还经营长途、数据、互联网业务,之前,联通还曾在部分地区开展固话业务,当然还有联通的寻呼业务(现在这部分只能已经成为呼叫中心),以联通自身占有的通信资源来看,可谓是绝无仅有,但实际上,联通却没有整合好这些资源,最终没有做好众多业务中的任何一个。在经济学中,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说法,联通的GC两网的手机业务就是靠规模经济赚钱,网路投资后,只需大力发展用户,上规模就可以开始赚钱了,而利用GC网的资源,共享这个网络设备和经营服务体系来发展数固业务可以说是为了实现范围经济,共享公司的价值链和隐形知识来赚钱,但事实上,联通并没有实现所说的范围经济,最终形成了规模经济和范围不经济。然而,联通忠贞不渝的执行其全业务运营的战略,显示出从未有过的冷静和执着,全线作战的联通却没能做好每一项业务,每个业务都没有做到行业第一。本来数固业务是为联通的移动业务提供服务和增加其粘性的,但在执行层面,数固业务却是独立运作的,根本不考虑如何为公司的主营业务服务。现在情况已经不允许联通再一意孤行下去了,专注才能成功,对于行业老大由于专注而取得的成功,联通作为一个市场跟随者(事实上,联通在企业行为上却是一个市场挑战者),非常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