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局在10月
从运营商集采说起。
集采应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产品稀缺,传递声音,引导产业加快发展;另一种是产品过剩,拼杀竞价,拉低采购成本。在3G发展的五年当中,移动巧妙的运用集采,让产业链在喜大普奔与痛哭失声之中,快速发展。
4G牌照在去年12月发放,实际上10月已经初步确定。证据有:电信10月完成4G基站招标,联通向各省调研4G需求,均包含TD-LTE。去年10月,移动向产业放风,2014年将集采5000万部4G终端,其中4G手机4000万部。
4G产业发展初期的集采,目的不是压价,而是挑起厂商的积极性。加上联通与电信也会做一定的TD-LTE终端,业内预测,2014年4G终端规模在5000万-1亿部之间。
芯片厂商动了起来。争分夺秒,每一秒钟,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故事在昨天已经开始,你今天看到的,是昨天做出的局。
手机厂商争了起来。能够满足五模十频的芯片厂商只有高通、Marvell、华为海思三家。谁占据了上游的产能,谁就捡到了钱。
二、拐点在年底
年底的好消息是,三家运营商都做TD-LTE,芯片厂商与手机厂商一边忙一边笑。
更好的消息是,移动说2014年要做1亿部4G终端,电信说要做3600万部,联通也要做。整个产业链都异常躁动。兴奋、担心、怀疑。
担心捡的钱没有别人多,市场地位变化;怀疑这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每年的二季度,是手机销售淡季,今年的市场将会一反常态。一件件超乎寻常的事情开始发生,或将要发生。
三、8个事实与判断
1、在手机这个红海中,4G手机完全成为了卖方市场。
运营商有上百亿的补贴,有上百万为了完成KPI而绞尽脑汁的员工。只要你生产出来,马上走入市场,几乎没有库存,有的只是缺货,是产能不足。卖不卖的出去?我的观点是,不要低估优惠的力量,不要高估国内消费者的品味。
2、移动高调,冲向大品牌、中高端,然而青黄不接。
千元以下终端是发展用户的利器,是移动3G形成规模的法宝。今年移动重点补贴4G终端和3G中高端。于是,国际品牌有苹果、三星、HTC、索尼,国内品牌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天语、海信,大量规划4G产品,减少3G规划。然而,受局限于芯片产能,青黄不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