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三月份,先是召开“两会”,紧接着就是“3·15”,这两个时间节点上,电信运营商总是会受到各方的压力。在本届两会上,广东移动总经理钟天华说购买流量就像购买肯德基鸡腿,买了当然不能退,过了保质期自然要扔掉,引来了业内一片调侃声,至于在“两会”上,批评电信运营商的声音每年都有;而对于“3·15”,电信运营商更是上榜的常客,每年都会有发送垃圾短信、霸王条款等负面报道被媒体揭露。
为什么运营商会躺着也中枪?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运营商给了用户太多的选择,让用户有太多琢磨的空间
众所周知,一个用户家中,只能有一个电力公司、一个自来水公司、一个燃气公司提供服务,而在通信领域,却有多家的电信运营商提供服务。由于存在着竞争,就会有多种产品、多种资费套餐、多种促销的手段。这很自然导致用户在选择哪家运营商为其提供服务时,进行比较,而一比较自然就会有思考。此外,用户在面对运营商推销新产品的时候,也会去思考。经常性的思考,就会发现“问题”,例如那根被比喻的“鸡腿”,虽然到了月底,过了保质期,用户不吃,看着也好,就是不想被没收。
反观电力、自来水、燃气公司,压根就没那么多东西给用户选择,用户只有用和不用的选择,资费一律是标准的,没啥套餐可言,而这个资费,还是在物价局组织下,搞听证会定下来的,虽然用户经常被代表,但从法理上站得住脚,再怎么抱怨也是没用的,老老实实付费才是王道。
原因二:用户使用电信运营商业务的时候呈现弹性化特征
电信运营商期望能够通过套餐、业务包的形式,提前锁定收入,并且一般套餐、业务包中的电信业务单位价格,会比标准资费便宜。但是用户的使用行为往往是弹性的,可能这个月消费得多点,下个月会少点。于是用多了,就会抱怨标准资费太贵,毕竟由于套餐与业务包的存在,给了用户一种暗示,即单位资费是很便宜的,当然,用户还会抱怨没有得到及时的消费提醒。反过来,如果用少了,甚至没有用完,用户则会觉得自己的财产被运营商没收了,至于办理业务时所签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这时候就会被用户认为是一种霸王条款。运营商找谁说理去?
反观电力、自来水、燃气,反正历来都是标准资费,一个月用的第一度电和最后一度是一个价格,用户缺乏不满意点,即便是抱怨价格贵,也很难掀起波澜,毕竟这没啥看点。
原因三:电信运营商太“透明”,而透明就容易被发现问题
企业经营当然应该更加透明,但运营商有时候太透明了,这就让用户太容易发现问题,甚至是在透明的玻璃前还加了一些“颜色”。
具体到透明,首先应该感谢的是媒体。ICT行业是十多年以来的市场热点,是媒体喜欢关注的行业。媒体经常介绍国外的“先进做法”,国内的用户在看了这些媒体加工过的先进做法后,往往会对国内运营商更加不满。这里我们不妨举一些案例来说明。例如有媒体报道了中国移动在香港推无限流量的3G套餐,每个月只要几十港币,于是国内用户纷纷表示中国移动内外不公,但若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中国移动那个无限流量套餐,被限速了,最高速度不过384Kbs,也就是相当于EDGE的水准,更何况还需要叠加一些其他的资费包,但对于香港网络建设与运营的成本比大陆要低的因素,用户却不考虑了。又例如,有的媒体报道美国的宽带便宜,为了证明这些,媒体用了最高带宽的网络,然后一平均,得出了1M网速宽带的价格,再同国内最贵的运营商的单独1M网速宽带价格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就是美国的带宽资费价格远低于国内。
其次是要感谢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现在都运营着一些OTT业务,有一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运营商的业务,例如微信替代短信,并能够部分替代电话等。在此,用户会认为,为什么微信可以免费,而运营商的短信却要1毛钱一条呢?有的时候,互联网公司也会用“干掉短信”等作为宣传口号。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户对运营商的负面感知。至于运营商推出的那些收费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而互联网公司往往是免费的),用户基本都不会去吐槽,反正这些他们本来就不会使用。
运营商怎么办?
面对来自全社会的吐槽,甚至是责难,运营商究竟该怎么办?直接无视自然不行,毕竟行业内充满竞争,甚至竞争还会变得越来越强烈。所以运营商只有正视,依照用户的期望进行一些适时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流量包内的流量可以跨月使用,而更多的,则需要去告知用户更多的真相,如运营商承担着较多的成本,让用户理解,甚至获得用户的支持。
最后笔者想问的是,为什么苹果利润率那么高,却无人责难,而运营商就需要承担骂名呢?这不仅需要运营商,也需要我们的用户能够站在理性的角度好好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