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586期 >> 智能管道-无线通信 >> 正文
 
无线城市商业模式待解 引入创新业务或成“敲门砖”
http://www.cww.net.cn   2012年12月3日 11:31    

自2009年3G进入商用阶段后,国内许多城市纷纷开展了无线城市的建设。通过各个城市建设、运营无线城市项目的案例来看,技术实现难度并不大,现在多个城市实行的Wi-Fi技术基本能够满足当前无线城市相关业务的支撑。之所以没有一个典型的无线城市运作模式出现,最大的问题症结在于如何实现最大化盈利的运营模式。

“政府指导+电信运营”成主导

笔者认为,根据对“无线城市”的“所有权”、“建设”、“运营”这三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划分的情况,无线城市的运营模式主要应该分为五类。

1.政府独自投资建网运营:政府负责无线网络的投资、建设、维护和运营,部分服务免费提供使用,部分网络容量出租。

2.政府和运营商共同投资,运营商建网运营(官民合办)。由政府和运营商共同出资建设,共同拥有,日常运营管理由电信运营商进行。

3.政府投资,委托电信运营商建网运营(官办民营)。政府进行主导和监督,进行投资,拥有所有权,由运营商负责投资建设和运维。政府对运营商提供的业务和资费进行监管。

4.政府牵头,BOT(建设—经营—转移)模式。以台北为典型,统一安源公司拿下了“无线台北”9年的专营权。据测算,9年的缴费总额将高达新台币6.2亿元。

5.运营商独立投资建网运营(民办民营)。在政府的监督指导下,政府只是提供极少数的启动资金(或者不提供任何资金),完全由电信运营商投资建设、运营网络。

现阶段,政府独立建网运营(官办官营)已经被否定。政府牵头的BOT(建设—经营—转移)模式也非常少见。一般而言,“无线城市”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运营者。总的来说,现在的“无线城市”主要采用“政府指导(或许有一定的投资)+运营商投资建设与运营”方式。

业务收入来源不明朗

具体到业务收入来源,现阶段“无线城市”的日常运营管理收入主要有以下四种来源:第一,政府财政支付;第二,广告收益;第三,用户的接入收费;第四,增值应用。针对不同的客户,增值应用主要分为政府应用、企业应用和个人应用。“无线城市”盈利模式就是这四种收入来源的不同种类、不同比重的组合。

但分析当下各无线城市的案例,这四种收入来源都未体现出很好的盈利效果,政府财政支付已经是最没有价值的收入来源;纯粹的广告模式和用户的接入收费也不能被商家和客户认可;而能够带来良好收益的“绩优”增值业务还未被发现。

天津移动“无线城市”案例思考

在全国已经确定的10大无线城市建设城市—天津,天津移动就无线城市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或许可以带来些许的借鉴和思考。

在与市政府合作方面,天津移动与天津市河西区政府建立了“共同推进无线城市及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天津移动将与政府共同建设数字城市管理系统、便民服务受理系统,同时,通过GPS车辆监控、无线视频监控、气象预警演示等子系统搭建应急联动系统,利用移动公司丰富的资源为政府做最好的支撑和服务。

2010年初,天津大学与天津移动签署“无线城市-TD智能高校”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建设我国第一个“无线城市-TD智能高校”,包括“基础网络建设”、“TD智能高校云平台”、“TD智能高校物联网平台”三方面内容。双方将依照“产学研用”的创新合作思路,建立TD创新应用中心,共同打造信息化的智能高校。通过建设体现出移动通信技术在“TD智能高校”中的应用,将天津大学建设成为TD前沿原创技术研发的实验基地,创新型3G特色业务的移动物联网平台和面向TD用户研究、营销创新的市场样本。

[1]  [2]  
来源:通信世界网-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李森编 辑:王熙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三网融合  物联网技术  天津移动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