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特约撰稿人 李俭伟
除了平衡三大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外,支持TD-SCDMA也是政府需要权衡的因素。政府已经为TD-SCDMA规划了155MHz的频率,分别是1880~1920MHz、2010~2025MHz和2300~2400MHz等三个频段,而PHS主要使用了1880~1920MHz频段中的1895~1915MHz部分。在一期TD-SCDMA网络建设中,由于一些工程和设计上的难题无法在满足建设期限的情况下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现有TD-SCDMA智能天线暂时只支持2010~2025MHz这个频段。虽然TD-SCDMA拥有较优的频谱利用率,但如果中国移动要在三年内发展1亿户高速数据用户,那么局部热点地区有可能出现频率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现阶段TD-SCDMA产业对1880~1920MHz和2300~2400MHz频段的商用已有所准备,部分设备更已支持1880~1920MHz频段,即使PHS继续使用目前的频段,中国移动仍可以根据需要率先把1880~1920MHz入商用。由此可见,对于TD-SCDMA的后续发展,PHS退网并退还1895~1915MHz频段并非十分紧迫的政策举措,未来政府可以在综合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择机做出决策。
概括来看,随着电信重组及TD-SCDMA商用的推进,政府可以在有效平衡运营商之间利益的情况下择机对PHS的前途做出明确决策,而新的电信市场格局明朗及TD-SCDMA快速推进将成为影响决策时机的重要因素。目前,刚组建的新联通面临较繁重的企业资源整合、文化融合等后续工作,中国电信则在移动业务发展上压力较大,而包括TD-SCDMA在内的国内3G网络建设就绪及市场形成也尚需时日,因此,预计影响PHS后续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短期内仍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明朗性,这些无疑增加了国家做出决策的风险。
保障用户利益的原则将影响未来政策的内容
经过多年的电信改革与竞争引入,目前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已初步形成竞争格局,除了PHS和三个完整的2G移动网络外,未来三个新的3G网络还将陆续投入商用,多网络竞争的格局使用户拥有较充分的选择权,PHS即使退出市场也不会明显降低市场竞争程度,PHS的前途对于非PHS用户及那些已决定退出PHS网络的用户来说影响不大。然而,由于近年来仍不断有新用户加入,这些用户中相当部分还预存了话费或者购买了终端,如果PHS短期内退网,这部分用户的利益保障问题理应得到关注。
除了新入网用户外,原有在网用户的后续服务问题也应妥善解决。从国内外相关实践看,一旦未来的政策决定PHS需要退网,那么留给用户和运营商的过渡期越宽松就越有利于妥善解决相关的用户退网问题。2001年国内模拟电话退网从政策发布到运营商停止提供服务大概经历了一年时间,中国移动耗费数亿元的成本完成了250万模拟用户的转换。日本docomo于2005年4月停止发展PHS新用户到2008年1月停止提供服务,在这段近三年的过渡期内125万原PHS用户顺利转换到了其它服务。澳大利亚的Telestra于2005年底决定关闭其CDMA网络后到2008年4月正式停止提供服务,较长的过渡期保证了原40万CDMA用户服务的妥善处理。在国内电信管制日益重视消费者利益的背景下,预计未来与PHS相关的政策出台也将会较充分考虑用户利益问题。
小结
虽然全球产业链萎缩及演进前景不明使国内PHS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但电信重组实施才不久,新联通及中国电信的后续发展挑战仍较大,而PHS所占用的频率近期内仍不足以对TD-SCDMA发展构成瓶颈性制约。在国家需要平衡运营商之间利益的情况下,预计国家要在短期内形成对PHS前途的明确政策难度较大,而考虑到从政策宣布到服务正式停止需要一定过渡期,总的来看国内PHS仍有望拥有两年或以上的生存期,这也是PHS后续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时间窗口。
对国内PHS后续发展的展望
在目前国内PHS已进入发展成熟期而且政策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出于应对政策风险的目的,运营商应争取使PHS业务加速转向规模效益型以降低PHS可能退网带来的沉没成本损失,而通过挖掘PHS的潜力来延伸网络价值将成为基本发展思路。
首先,PHS业务曾对拉动固网运营商收入并抵御移动业务替代产生过较为积极的作用,但其经营效益问题也对运营商构成较大的压力,在固网运营商获得移动牌照而且需要加大移动业务投入的背景下,改善经营效益无疑成为PHS后续发展的重要目标。PHS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要达到2G网络相同覆盖需要更多的基站,而且PHS基站的故障/损坏率相对较高,这些都加大了PHS的建网与维护成本。另外,在PHS进入全面发展期后,运营商对PHS投入了较大的营销成本以加速扩大用户规模,近两年PHS市场竞争力下滑并进入了发展成熟期,出于延缓用户群萎缩速度的目的,运营商虽然停止对PHS网络的大规模投入但仍维持着相当力度的营销补贴(如终端补贴和话费赠送等)。因此,多年来累计的网络投入与营销成本使PHS业务在投资回收上压力较大,在部分地区PHS业务的净现金流甚至尚未为正(表明投资项目处于亏损状态)。在固网运营商获得移动牌照后,PHS也不再需要承担跟移动技术正面竞争的角色,运营商可以考虑转变与优化补贴以降低运营成本和改善PHS业务的经营效益。
其次,在PHS市场竞争力下滑且未来营销成本减少的情况下,立足PHS的特点并进一步挖掘潜力将是运营商避免用户过快流失的重要手段。虽然国内PHS一开始就主要作为固网的延伸方式,但在过去PHS全面发展期间,无论是网络建设还是经营手段上PHS更多以2G为标杆而忽略了对自身特点的挖掘。然而,作为一种小功率的微蜂窝技术,面对2G产业链的强势,PHS难以长期在主流市场与2G进行正面竞争。在全业务竞争来临的情况下,考虑到国内PHS主要是自下而上发展而且本地化特点较强的现实,运营商应积极调整PHS的发展思路及经营心态,通过优化运营架构等措施加大对PHS潜力的挖掘。在业务方面,未来运营商可沿着加强固话与PHS协同的思路进行新业务和新产品的开发。比如,目前双机(固话+PHS手机)同号+双振铃业务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市场认同,用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都较高。另外,在PHS后续网络投资有限的情况下,PHS网络要继续保持大范围连续覆盖的难度较大,未来PHS能够立足于加强区域化或小区化覆盖并丰富小区服务/应用,对于PHS在网络覆盖面下降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市场吸引力也将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