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小灵通退市是历史的必然--要闻--通信世界网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小灵通退市是历史的必然
2009年2月6日 16:28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阴志华

    牛年春节假期后一上班,一条小灵通将于2011年底退市的新闻引发了热议,对于政府对小灵通命运的安排,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总之是吵得不亦乐乎,热闹异常,把往年人们春节长假过后上班伊始总会有的节日病都驱赶走了。可见小灵通的退市的确不是个小事情。

    笔者是赞同小灵通退市的,笔者的观点是,小灵通退市是历史的必然。

    一、小灵通市场将越来越小

    小灵通自1997年进入中国以来,虽历经坎坷,但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峰时的2006年其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亿户。小灵通之所以发展这么快,也是有其历史环境的。其一,当年的电信网通都没有移动牌照,只能走小灵通这种迂回的道路,方能既不违反政策,又能进从移动市场分得一杯羹,同时也为未来开展移动通信业务打下用户基础;其二,那些年移动通信资费的居高不下,使一些低端用户投入到了资费和固话一样的小灵通的怀抱。

    然而,这两年,小灵通的处境越来越不妙。移动通信的资费的下降使小灵通资费的优势不复存在。如果说,在移动通信高资费的时期,人们还能勉强接受小灵通的信号不稳定、不能漫游等短处,那么,现在,小灵通则正在被手机所替代。

    现有数据是,2006年,中国的小灵通用户达1亿户左右,而到2008年底,则下降到7000万左右,应该说下降幅度是非常大的。如果以此速度下降,不用限时退市,到2011年底,小灵通用户也就只有2000多万户了。而且笔者相信,即便除去限时退市的政策因素,这几年的下降速度也还会更快。而且,眼下这7000万小灵通用户也并非是纯粹的小灵通用户,许多人是既有手机,又有小灵通,也就说明,舍弃小灵通对他们来说,并非是心头割肉。

    也许有人会说,2000万也同样是一个比较大的用户群,甚至比一个国家人口数还要庞大。这是不假,但是如果2000万用户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无疑是好事,已经拿到移动牌照的固网运营商,毫无疑问是会将主要精力投向移动通信的,要知道当时他们发展小灵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抢占移动地盘,运营商不会再将小灵通作为业务的重点,即使没有限时退网的要求,运营商也会逐步放弃小灵通业务。已经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了,小灵通用户还有什么坚守下去的理由。最后的结果是,小灵通用户的质量投诉越来越多,终于耐不住的最终一批用户也会选择放弃。

    二、小灵通将是未来的模拟电话和BP机

    人们也许对十几年前模拟移动电话和BP机记忆犹新。它们的终结者都是手机,小灵通也不例外,最终,手机会让小灵通没了市场,原因就是,在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人们最终会不能容忍已经远远落在后面的技术的存在,到那时,这些旧的技术和产品甚至将成为异端,而被藏到博物馆里去。

    模拟电话曾经风光一时,但价格贵、资费贵、网络不完善。BP机,解决了大部分买不起手机、但又渴望移动的用户的难题,但却解决得不彻底,还需要满大街找固定电话回复电话。最终,这两种技术都成为用户量极少的技术,运营商就不在有兴趣为他们提供服务了,最终退市。小灵通同样会如此。

    然而,小灵通的命运还是比模拟电话和BP机好一些的。有关部门提出三年退网,这个时间段应该是比较长的,给小灵通用户有了比较充足的转网的时间。当年BP机退市的时候可没这种好待遇,BP机服务台根据市场情况,说关就关了,立时就没了服务。小灵通用户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不过,三年后,3G服务已经推出,语音业务也将不再是运营商的主流业务,语音资费将更加低廉,小灵通网络即便是还存在,也不会有人用了。只不过由于政府的政策,使这个结果会出现得早一些,而这也间接地鼓励了先进技术的使用,顺应了大趋势。

编 辑:高媛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小灵通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作 者 资 料
阴志华
阴志华,1993年毕业于江南名城苏州,先后在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国际人才开发中心工作。1999年,有幸加盟《通信世界》,从此步入了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信息产业。在这个全新的领域5年有余,亲身经历了中国通信业的改革、重组、发展的不凡历程,更为重要的是有幸参与了这一变革的报道。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