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384期 >> 新闻评论 >> 正文
运营商应主导移动支付业务
2008年9月16日 10:54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张鹏

    移动支付业务在中国的推行发展已不是近两年的事情。早在2002年,中国移动重庆分公司就推出了国内第一个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开始试水移动支付领域。目前,以中国移动推行的“手机钱包”为主导的移动支付虽已经全线运营,但其业务范围仍然以数字化产品为主,比如软件支付、手机费、游戏点卡等,期待移动支付推动人们对消费模式的转变,将应用业务覆盖到实物交易的距离似乎还很遥远。

    欧美日韩国家在包括移动支付的电子商务领域,由于与多方合作深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JuniperResearch公司也在移动支付研究报告中称,到2013年,全球通过移动设备购买数字及实物,以及通过非接触式近距离通信技术实现的交易总额将超过6000亿美元。对于国外市场在该领域的风生水起,国内运营商的表现显得异常平静,是什么导致国内移动支付市场这几年始终处于“近乎沉静”的局面呢?

    笔者认为,其根本源于处在移动支付产业链核心地位的角色没有凸显核心作用。运营商在整个产业链上应处于绝对的、稳固的支配地位,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运营商、银行、第三方都在业务推进中有所贡献,导致业务的推广也是各行其道,彼此间的利益冲突冲淡了NFC产业的整体力量。

    针对目前移动支付产业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运营商由于自身的天然资源,应该挑起移动支付这个“大梁”,原因如下:首先,运营商经营的通信网络使其成为移动支付运作当中的交通枢纽,地位不可撼动;其次,运营商处于通信设备产业链的核心,运营商对业务的开发和推广,势必会影响设备厂商的行为,可促进移动支付尽快走上产业化;最后,运营商拥有丰富的用户资源,接近6亿的移动用户是任何金融机构和第三方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对于移动支付商业化的推广,运营商的优势算得上得天独厚。所以,运营商在整个移动支付领域有理由处于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运营商虽处于主导地位,但却无法做到独大。对于移动支付这块涉足金融界的“大蛋糕”,做到一家独吞局面着实困难。一方面,对于NFC的全套解决方案现阶段并不成熟,与第三方合作可以提供强大的技术平台和互联互通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像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加入,不仅可有效解决普遍关心的交易安全问题,还可以分散资金风险的压力,对于后续金融产品开发都有好处。可见,运营商虽占主导,但也需要第三方和银行的扶持,从而形成共赢局面。

    前段时间广州试行的SIMpass手机地铁票,就可看作是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小试牛刀,尽管在技术层面没有达到读卡仿真和点对点通信功能,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的NFC,但却预示着在中国,移动支付的脚步并未停止,接下来运营商会与各方力量展开合作,相信不久我们会迎来一场以移动支付为主流的消费浪潮。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运营商  移动支付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