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王涛 对于已经在全球其他市场登堂入室的国内厂商来说,一直不得其门的北美市场在2008年终于向他们开了一条缝。与之前基本以终端产品为主相比,今年,一些国内厂商在北美电信网络市场上也开始有所斩获,这一点更具标志性意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就此长驱直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个市场依然是块硬骨头。
捂热坚冰
2008年10月,华为宣布获得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贝尔(Bell)的UMTS/HSPA网络设备合同。如果加上去年获得的美国运营商Leap的cdma2000网络合同,华为终于有了落地全部北美市场的根据地。毕竟网络设备和终端产品相比,前者的门槛更高,竞争强度更大。
中兴通讯也是如此。今年12月份,中兴通讯宣布已与美国新兴运营商SmartPCS签订CDMA供货合同,合同涉及All-IP基站、移动软交换和业务产品。同时,在今年10月,中兴通讯方面表示其WiMAX终端产品正式进入北美市场,并在WiMAX系统设备方面成为美国第三大运营商Sprint的主要供货商。
华为、中兴在北美市场上的现状还不能说是全面突破,毕竟北美的前几大运营商还是它们的市场空白点。不过在多年耕耘后,在2008年它们终于捂热了这块坚冰。
耕耘多年
2004年底,华为与美国运营商NTCH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华为cdma2000产品首次在美国获得商用,这也是华为拓展北美市场的开山之作。中兴在2005年也开始获得了北美市场的合同。
随后的几年,华为、中兴不断试图取得更大突破,但是经过多番努力后,成效并不大。期间,华为根据加拿大一家市场咨询公司的建议,采取了借助美国本土合作伙伴曲线进入该地市场的措施,其中包括与北电的合作,收购3Com公司以及目标锁定在美国战略投资者和私募基金的终端部门出售计划,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这些动作都以搁浅告终。
不过有消息表明,华为与中兴在近期都增强了在美国的销售和营销团队。今年10月初,华为北美区CTO查理•马丁就表示,在过去18个月中,华为在美国的雇员数量已经从200增至500人。
难度仍存
北美市场的诱惑力是毋庸置疑的。国内市场虽然很大,但是从全球市场份额来看,中国在全球市场大致只占6%~7%。而在2007年,北美电信运营商的开支在全球的比重达到29%。2008年9月,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表示,尽管面临固话业务营收下滑、发达国家市场增长放慢等困难,今年北美电信市场额度仍将达到5116亿美元。
国内厂商的拿手好戏是农村包围城市,在欧洲市场,国家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这种市场格局有利于它们逐一渗透全欧洲市场。但是北美市场在地理分布上几乎不存在“农村”市场,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先对新兴运营商展开攻势。
北美市场相对成熟,电信市场完全由运营商控制,传统供应商与运营商的关系比较牢固,即使新进入者采取低价策略,也很难取得直接成效。同时,北美运营商多为定制化业务,而各类苛刻的认证也很多,这些都会给厂商带来考验。另外,北美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对国内厂商而言也是一大壁垒,以信息安全为名,国内厂商的商业行为很容易被描绘为其它方面的问题。这一点,华为、联想应该是早有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