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刚刚更新了SEC文件,披露了外界最为关注的合伙人名单。不过与此前阿里提交SEC时披露的信息不同,合伙人数目由28人降为27人,至于此人为何退出,阿里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该合伙人根据章程实现使命交接,不在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
为何这27个人如此重要,实际上是可以从中看出阿里巴巴这家有超过2万名员工的大型公司,在内部的影响力构成,比如创始人、空降兵以及本土派,这些人该如何混搭进合伙人?又分别占有什么样的比例,往往会呈现出一些精彩的故事。
在这份27人的名单中,创始人、和公司一同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2004年前进入公司的非创始人管理层)以及从外部引进的专业管理人才大致保持了2:4:4的比例。不同来源和经历的人最后都成了“主人”。
以下是对阿里合伙人大名单的不完全技术性分析:
创始人不等于合伙人
阿里巴巴的创始团队“十八罗汉”当中,担任合伙人的有7位,占到合伙人大名单的近四分之一。
1999年2月,在杭州一个叫做“湖畔花园”的小区,马云带着17个人成立了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彭蕾回忆,当时公司的启动资金是50万,十八个人一起出钱凑的。并不是马云一个人出不起这笔钱,但是他希望公司是大家的,所以十八个人都出了钱,各自占了一份不同比例的股份。
在阿里巴巴十周年庆的晚上,18个创始人向马云辞去了创始人的身份,从零开始。用马云的话说,阿里巴巴进入了合伙人的时代。第二年,为了保持保证公司的这种合伙人精神,确保公司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持续发展,阿里巴巴正式将合伙人协议确立下来。
时间过去14年,18罗汉中的大部分人还留在公司。同时,留在合伙人名单上的有7人:马云、蔡崇信、吴咏铭、彭蕾、戴姗、金建杭和蒋芳。
蔡崇信是阿里巴巴的传奇人物。在阿里巴巴刚成立时,他放弃了七十万美元年薪的投资公司工作,每月只拿五百块人民币的薪水,出任阿里巴巴集团CFO。目前,蔡和马云也是名单中两位永久合伙人。
创始人和合伙人并不能画上等号,“十八罗汉”是创业精神的象征,而另一方面,合伙人的进入和退出自有其规则,合伙人名单包括创始人但不限于此,它吸纳了更多新鲜血液,这也是一种文化均衡的设置。
目前,有一些创始人仍然在阿里的业务部门承担一线工作,比如盛一飞。他也是18罗汉之一。早在1996年,盛一飞成为中国黄页的第一个设计师。2005年,他尝试将UED的概念带入公司。之后他辗转支付宝、来往,一直在做网站和产品设计承担一线工作。
三分之一的“本土派”
可以先设定2004年和之前进入阿里,但又非创始人的合伙人们为阿里的“本土派”,也就是从员工成长为管理者的代表。
在2004年,阿里系的业务,不论是淘宝、支付宝还是B2B业务开始成型和稳定,在此之前或当年入职的员工,也是随阿里巴巴一同发展的管理者典型。
这部分人员占到了合伙人名单的三分之一,一共有9位,他们是陆兆禧、姜鹏(三丰)、彭翼捷(翼捷)、童文红、王帅、吴敏芝、张建锋(行癫)和张宇(语嫣)。再加上2005年入职的程立,他在博士阶段就开始在阿里巴巴的实习。
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的陆兆禧,第一份工作是酒店服务生,他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组建广东销售大区,在阿里尚无大规模融资支撑时,把广东大区的业绩做到B2B最好,此后,陆兆禧又历任支付宝、淘宝及云OS的总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