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手机报的前景不容乐观--要闻--通信世界网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手机报的前景不容乐观
2008年3月20日 11:18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耶兰特

    【笔者系通信世界网今日评论专栏作者】

    据中国移动近日透露,其手机报付费用户已高达2355万。这个数据非常让人鼓舞,因为它已经超过了国内任意单一平面媒体的发行量。这也再一次让人们看好手机报的未来,毕竟除了中移动手机报外,国内还有100多份手机报,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加之中,那么国内手机报用户的总数量恐怕会是一个天文数字。不过,由于缺乏相关的统计数据,国内究竟有多少手机报用户我们也不得而知。然而,尽管形势看上去十分喜人,笔者仍然认为手机报的前景不容乐观。

    自2004年7月18日国内第一份手机报出现之后,手机报就伴随着手机用户的增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国内手机用户已经达到5亿多的庞大潜在用户群,给手机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平台。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手机报其实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目前手机报的操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彩信手机报模式,另一种是WAP网站浏览模式。前者就是服务商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这也是现阶段大部分手机报采用的模式。后者是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WAP网站,和一般的手机上网没有什么差别。我们可以预见的是,随着3G的商用,以及手机的更新换代(多数新手机都支持手机上网),在不久之后,WAP网站浏览模式的手机报将成为主流。专家也指出,彩信形式只是手机报的一种过度技术,未来手机报的主流形式是基于3G网站平台的形式。这个时候,手机报的命运,恐怕就与报纸新闻网站殊途同归了。

    我们知道,当年互联网热潮到来的时候,国内的报纸也纷纷办起了新闻网站,开始向互联网转型。与此同时,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也开始起步,一些新闻网站的建立甚至比新浪还要早。但是经过短短数年之后,商业网站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新闻网站却始终在原地踏步,停留在报纸的网络版这个层次上,这种状况即便是到了今天也没有得到多大程度的改善。手机报的出现同新闻网站相似,是报社等新闻单位为了抢占手机这一新媒体所做的尝试,所以难免不会有相同的“病根”。业内人士在分析新闻网站落伍于商业网站的原因时曾指出,商业网站从一开始就是按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而新闻网站设立的初衷只是占领网上舆论阵地,靠的是政策和“输血”,不是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打拼出来的,存在着先天的体制惰性。这一点,笔者认为很可能会是是未来大部分手机报被市场所淘汰的重要原因。

    由于广告受诸多因素限制而难以应用到手机报上,因此用户的订阅费就是手机报目前的主要来源。现阶段的手机报基本上都是需要用户付费订阅的,费用高的有每月有10多元,费用低的每月不过区区3元。对于中移动这样的手机报大户来讲收入自是不菲,但是对很多地区性的手机报而言,订阅所获的收入就显得十分微薄了,而这样少的收入还要由报社、SP和运营商三家分成,显然,如此低的利润势必让它们失去把手机报做好甚至继续做下去的动力。而对于用户尤其是WAP上网的用户来说,虽然手机报的订阅费用看上去不高,但还得为流量付费,那么既然可以在只付流量费就看到免费的WAP新闻,又何必多此一举多花钱订阅手机报呢?所以说,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到了一定的阶段后,手机报的用户数量会逐步减少。正是基于上述这些因素的考虑,笔者并不看好手机报的前景。相反,笔者倒尚觉得新浪等商业网站更有可能在手机网络上重演它们过去在传统互联网上的辉煌。

    (以上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仅限于合作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通信世界网”及作者“耶兰特”)

编 辑:高媛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手机报  WAP  运营商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作 者 资 料
耶兰特
长期关注中国及世界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公开发表过多篇行业分析和产业评论文章。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