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国产手机产能严重过剩不值得忧虑--要闻 -- 通信世界网--专注于ICT领域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国产手机产能严重过剩不值得忧虑
2007年8月20日 14:28 通信世界网 评论() 阅读:
作 者:耶兰特

    国产手机产能过剩,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自2005年2月发改委将手机牌照的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后,就有越来越多企业进入了手机的生产行列。根据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消息,日前又有4家手机企业获得了手机牌照。这样一来,我国国内手机生产企业已有八十多家,产能更是超过了每年5亿部。而且,国产手机的产能还在不停地上升,据预计单是2007年进入手机生产领域的企业新增的产能就会接近1亿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国产手机产能甚至可能达到或者超过每年6亿部的天文数字。但国内手机市场的实际需求量却并没有增加,最乐观的估计也在每年1亿部左右。那么,产能过剩的危机会不会转化产量过剩的灾难,给国产手机带来致命的打击?

    众所周知,在我国实施核准制之前,手机牌照是一种重要资源,谁拥有了它就等于获得了一个无形的赚钱机器,有牌照的企业单单靠出租牌照就能获取巨额利润,因为那些没有牌照的手机企业,“贴牌”每生产一台手机就要向牌照出租者缴纳30~60元不等的费用。实施核准制后,国内企业获得牌照的难度大大降低,一大批新兴企业介入了手机生产领域,国产手机产能也急剧增加。不少业内人士对此现象表示忧虑,因为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在外资品牌的打压下逐年下降,而过多的手机企业势必减少单家手机企业的产销量,这样将使国产手机更加无法形成规模优势来与洋品牌抗衡。更何况,产能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将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大量销售不出去的手机将不得不成为库存。这种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并不符合我国手机市场现状。

 

    事实上,产能过剩,并不等于产量过剩。手机企业内部人士告诉我们,“现在企业的产量基本上都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弹性调整,并不会将工厂产能全部转化成实际产量。”经历2004年国产手机“滑铁卢”之后,手机企业已经完全摒弃了原来那种盲目乐观和盲目生产的做法,学会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组织生产,产能过剩的危机自然不会转化产量过剩的灾难。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手机市场,国产手机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即便总体上国产手机产能富余过多,但激烈的市场竞争将给手机市场重新洗牌,淘汰那些技术水平差、资本实力不够强的企业,留下的则是竞争力强的优秀企业。这一点,从我国彩电、空调等行业的发展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我们也不难看到,尽管发改委每年都会对手机产能提出预警,称“目前手机市场供大于求,产能不断增长,行业投资风险加大,提示拟进入该领域的企业慎重决策”,但意欲介入手机行业的企业的积极性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弱。这说明什么?说明众多企业都非常看好手机行业的未来,说明在它们眼中这一市场能够带来足够的利润回报,更说明目前国产手机表现不佳不是市场不好,而是相关的企业没有做好,这才让洋品牌如日中天。相信在众多国内企业的参与下,经过残酷的市场洗礼后,一些真正具有实力的手机企业才会最终凸现出来,并向洋品牌发起挑战,国产手机的崛起也将指日可待。同时,由于产能的过剩,国产手机企业势必努力拓展国际市场,以自己的产能和成本优势到海外市场去淘金。由此看来,国产手机产能严重过剩,不仅不值得忧虑,我们更应当为此感到庆幸,毕竟只有一个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才能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编 辑:高媛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国产手机  手机牌照  发改委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作 者 资 料
耶兰特
长期关注中国及世界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公开发表过多篇行业分析和产业评论文章。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