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移动“飞信”不宜搞“大跃进”--要闻--通信世界网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移动“飞信”不宜搞“大跃进”
2007年11月6日 10:30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耶兰特

    中国移动对旗下的“飞信”业务抱有极大希望,并定下了2007年年底注册用户要达到2500万的目标,而这也是中国移动今年三大重要指标任务之一。作为刚刚介入即时通信领域的“新人”,移动尽管财大气粗,但如此“豪情壮志”仍然未免有好高骛远之嫌。

    当然,以移动强大的综合实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也并非难事,但单单注册用户数量的增长并不能说明实质性的问题。据媒体披露,截止今年六月份,中移动飞信用户数已从年初的210万猛增至1000万,如此暴涨的用户数量除用户主动选择外,更多的是通过中移动的后台操作加以控制批量开通的结果,几占用户总量七成左右。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批量开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用户数的虚高,虚高的用户数往往都是死户,活跃程度并不高。

    不过,移动似乎并不在乎这一点,它的眼光已经超越了于即时通信市场本身。移动副总裁沙跃家强调:“飞信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超越了即时通信工具,迈向一个新型的综合信息平台,我们将在飞信上逐步实现游戏、查询、音乐、可视电话等综合服务。”也就是说,移动是想把“飞信”打造成一个综合业务平台,从而带动各种增值业务的全面发展。

    不可否认,移动有足够的实力达到这样的目的。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运营商,移动经营即时通信业务有着天然的优势,不仅能够突破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之间的网络限制,还有着多达近四亿的用户基础。但若是它抱着现在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这条路恐怕并不是那么好走。毕竟即时通信业务离不开使用传统的互联网,移动也不能仅仅依靠在移动网络上运营的经验来来打理“飞信”业务。

    众所周知,目前“飞信”业务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段,靠的是免费短信、下载奖励和推荐奖励等临时促销措施。但无论是从产品的功能上,还是从用户规模和品牌知名度上,都比不上原有的即时通信服务提供商。要知道,国内即时通信市场上,有着腾讯QQ、MSN、网易“泡泡”、UC朗玛、雅虎通等多款产品。这其中非常成功的只有两款产品:腾讯QQ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面对的是游戏、娱乐、聊天为主的用户群;MSN主要针对办公用户,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其它的产品尽管种类繁多,但大多未成气候。

    以移动的远大志向,肯定是以腾讯QQ和MSN为超越目标,但这绝非易事。毕竟腾讯QQ和MSN的成功绝非偶然,与移动相比,在即时通信领域,不论是微软还是腾讯,都有着更为丰富的开发经验、技术和人才储备,以及成功的产品运营经验。而且单单就产品性能上的对比,在功能多元化、使用稳定性等方面,“飞信”客户端目前尚不及腾讯QQ或MSN。

    “飞信”的定位没有以上两种产品那么清晰,给人的感觉是想把所有的移动用户都转化为“飞信”用户,强调的是与手机号码捆绑以提供跨平台的交流,对用户的吸引力还远远不够。不过,根据移动与腾讯的合作协议,“飞信”业务将在以后与腾讯QQ的用户实现互联互通,这倒不失为一招“杀手锏”。

    但这也无法保证“飞信”的成功,因为随着未来3G网络的开通,移动网络将和原有互联网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飞信”的核心竞争力——无线通信将得到削弱,其它即时通信软件如腾讯QQ、MSN等反倒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说,移动在“飞信”业务上与其像现在这般搞“大跃进”,还不如老老实实地从产品性能上多下功夫。试想,若是“飞信”能有腾讯QQ那般使用便利,还会愁缺少用户吗?

    (本文系通信世界网今日评论专栏稿件,谢绝转载,刊登只为传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编 辑:高媛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飞信  中国移动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作 者 资 料
耶兰特
长期关注中国及世界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公开发表过多篇行业分析和产业评论文章。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