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凭借着强大的营销能力,阿里巴巴公司硬是把每年的“双十一”单身节, 活生生的变成了购物者的狂欢日。这个经典的营销案例,引来了不少模仿者,这其中就包括了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后天又是电信日,从2012年开始,三大运营商就试图将每年5月17号中国电信日打造成“5·17网购节”的招牌。但是效果怎么样,或许一切尽不言中。
同样是“造节”,天猫成就了“双十一”,为何总市值之和超万亿的三大运营商们却无力捧出一个“5·17”呢?详细情况我们来连线经济之声记者王思远。
经济之声:按理说,三大运营商有钱,也有资源,要办一个节也不难。为何就做不起来呢?
王思远:综合的原因很多,但我个人认为可能聚焦在两点上:一是说他们的标的物产品本身,二是他们的互联网公司跟运营商的营销能力和经验有所不同。比如说,支撑“双十一”的电子商务,其实都有实体的货物和消费者切实的需求做支撑,也就是说,“双十一”动辄数百亿的规模,是实实在在的。这其实是单一的虚拟话费无法比拟的。此外,在造势的宣传力度上有本质的区别。比如说“双十一”可能不是每个人都买东西,但很多人都会知道,但是“5·17”现在并没有很多人知道这件事,这本身不是运营商所擅长的。
电信运营商如今热衷于“造节”的路数,传递出两个信号:一是它不再一味的选择渠道下沉,销售电商会成为一种趋势。第二,他们看到了电商化的巨大潜力。
与其说是电信运营商“造节”,不如说是一个顺势而为的过程。一个深入人心的购物节,远不是促销那么简单。“双十一”的成功之处在于,精准绕开了传统热卖的时节促销的空档期,找准了这样一个点。第二,它的噱头跟内涵定位比较准确,接地气,和消费者的关联性强。
当然,这样的购物节也有另一面,每当电商大促销过后,随后的几个月的数据都会下滑的很难看,它的消费力会被提前透支,因为市场的需求量是有限的。
俗话说,事不过三。
连续两年不见起色,今年运营商们今年可能要发大招了。中国联通推出网上专售的自由组合套餐,并在后天—5月17日举办网购节,对资费进行八折促销活动。中国联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宗新华还透露,在电信日期间,消费者可以办理折后最低价为8元每月的套餐。
宗新华:5月15、16号,也就是周四、周五这两天,手机客户端是一折,网上客户端是两折,从电信日之后的一周时间内,手机客户端是五折,网上营业厅是八折。
套餐调整的运营商不止中国联通一家。这一次中国移动是在流量资费上向消费者伸出了橄榄枝。中国移动将打破流量包月制,针对用户对流量不清零的需求,推出以三个月或半年为计时周期更长的套餐,同时还推出流量分享模式,用户用不完的流量可以分享给其他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