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技术 >> 物联网 >> 正文
我国自主二维码技术掀产业化浪潮
通信世界网 http://www.cww.net.cn 2014年1月6日 11:03
标签:二维码 汉信码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明确指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为推动推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技术产业与应用的发展,12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召开“汉信码应用推广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汉信码生成和识读软件研制成功,并可免费用于农产品、医疗、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

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二维码是条码的一种,是为了满足一维条码不能承载大量信息等问题而研发的一种衍生条码技术,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欧美等国。据国物品编码中心推动部主任李建辉介绍,早在90年代初期,编码中心就率先将二维码先进技术引入我国,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二维码技术专著,先后制定了《四一七条码》(PDF417条码)和《快速响应矩阵码》(QR码)两个国家标准,解决了我国二维码技术开发无标准可循的问题,满足了我国各行业信息化的急需。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对二维码技术的应用需求越来越旺盛,仅靠国外码制已经不能满足我国二维码技术的应用需求。

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研制开发的汉信码,是我国第一个制定了国家标准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具有知识产权免费、汉字编码能力强、抗污损、抗畸变、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凭借着完善的技术性能,汉信码于2011年正式成为国际自动识别技术领域的国际权威行业标准--AIMglobal码制标准,汉信码技术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赞誉,国际AIMglobal主席表示支持汉信码上升成为国际ISO标准。

中国物品码中心副主任罗科秋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汉信码技术目前已经获得国内国际多家主流二维码生成软件和识读设备的支持,产业化发展顺利。目前汉信码已成功应用到了增值税发票和特种行业应用发票、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医疗卫生领域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行业和领域。未来,汉信码还有望与电子商务进深入合作。

汉信码国家、国际标准的发布实施和相关技术应用工作以及专利免费的策略,为我国二维码技术与应用企业提供了自主创新平台,对于提升我国各行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业内专家认为,汉信码作为一种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码制,具有知识产权免费、技术先进,生成识读相关技术成熟,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十分适合在我国广泛应用。

针对大众应用,业内人士表示,由编码中心推出的免费汉信码PC端生成软件和手机端识读软件的成功上线,标志着汉信码的应用从医疗、食品追溯、单证票据管理等单一的行业应用向行业应用与大众应用共同发展的转变。

有利于规范我国二维码技术应用

当今随着二维码应用的逐步普及,一些欺诈、钓鱼网站开始通过二维码威胁到用户的利益。二维码所包含的内容是否安全,如何确保扫码结果不给用户带来风险,如何监管、引导二维码的使用,确保二维码用户的安全及隐私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罗秋科表示,“编码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二维码应用管理工作,搭建可信二维码公共服务平台,为我国二维码大众应用提供公共服务,逐步规范我国二维码技术的应用”。

此外,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王毅表示,在汉信码等基础技术国家标准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通过与服务提供商、运营商和行业组织的广泛合作,进一步加快名片、追溯、防伪等应用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名片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等二维码应用国家标准已立项,正在积极制定中,有望今年年底通过专家审定,争取尽快发布实施,以规范二维码技术应用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自动识别技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发布会上,编码中心与百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把汉信码、商品条码、全球商品数据平台与搜索引擎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一个自动识别技术与互联网捆绑应用的数据服务平台,在大数据时代下,更广泛地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大众生活。通信世界网

 

来源:物联网中国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昵称:  验证码:
 
关注通信世界网
 
 
官方微信
“cww-weixin”(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于获得独家的CWW视点分析、最新的通信资讯。
 
 
专家观点
田溯宁:云计算驱动..
云时代的来临就是信息时代的工业革命,社会的生产对象不再是以物质为主,而..
 
 
最新专题
  • 1

  • 1

  • 1

  • 1

通信百科
 
全球五个城市大数据创新应..
全球很多城市将市政大数据向公众开放,并设立项目鼓励大数据应用创新,基于..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rss
人民邮电出版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民邮电出版社图书专营店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
中国邮电器材公司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信息协会信息服务网络委员会
爱购服务器之家
新浪科技
搜狐IT
腾讯科技
凤凰网科技
人民网无线频道
中国通信网
移动Labs
中华电子网
通信产业网
企业网
In-Stat
IT价值联盟
中国软件资讯网
通信人才网
慧聪通信网
CTI论坛
CIO选型网
CTO技术网
美通社
赛立信竞争情报网
CRS通信学社
ZDNet至顶网
和讯科技
博趣·兴趣门户
呼叫中心频道
运营与增值
信天下企业短信
新电子
OFweek光通讯网
中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