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CT中国·2012高层论坛 >> 19日下午分论坛二 >> 正文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杨景
http://www.cww.net.cn   2012年9月24日 09:53    

那么,这个动力发展多久呢,我们知道车联网,就是把车上加一个猫就可以联网了吗?我们讲十年前,十一年前汽车制造厂商已经联网了,但是很遗憾,汽车制造厂商只想买汽车,只想买新车,所以发展了十年的车联网,车联网的普及率不到10%。这10%的用户中,愿意交费还不到10%的10%。因此说出了车厂从车联网中间卖出去的服务,我们做信息产业的都是没有获得任何效益的。这是非常严重的局面。

同时我们看到M2M的领域,刚刚看到的车辆,CORE这家公司,做了大量的车辆的物联网的范畴的工作,这个在美国这样的发达的地区,车辆联网不到20%。我们说的联网不是只放一个GPS来监控位置,这是给商业车队来改善自己的管理,调整驾驶行为,达到高效、节能、运输物流优化等目的的物联网,这个物联网也没有大量的普及,因为什么?这个运输公司的差距很大,运输车辆本身不多,成本没有办法下降,而且专门为需求车队去做是非常受限的。第三个是政府主导的智能交通,这也需要车联网,这可以为交通增加大量新功能。但是智能交通推动车联网在全世界除了日本,并没有真正的对智能交通做出贡献。那么在欧洲的话,弄到现在,也只做了一个我的卡车或者是外国的车到了一个地方,我的停车厂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停车位。也就是说智能交通和车联网之间到现在为止也只有很简单的关系,原因是什么?很简单,政府推的时候从管理目标去推的,不考虑你的用户体验,也不考虑你的商业需求,而且每次推一个目标是单一功能的。他一招标,设备就是单功能的设备,你也没办法去扩展,这是从智能交通上来讲一个非常大的局限。

现在很多人消费电子了,我们知道连广播电台,交通台都再买这个Ipad,现在都可以联网了,联网以后可以打电话,听音乐,看地图,导航都可以,但是这个联网没有和车联网,只是说车上放一个设备,这个联网纯粹是一个消费品,而且和我们的安全行车是有抵触的,是为了满足车上的娱乐和信息的要求的。

第五个是我们叫做保险业的车联网,这是保险公司发现,如果给用户提供了车联网服务以后,可以检测用户的行为,可以根据用户行驶的历程,行驶的状况,驾驶者安全不安全来进行保费,而且如果说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改变驾驶人的行为,这样的话能把车开到安全,而安全最后是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是体现在保险公司的收入上,体现在保险公司的盈利上,所以说保险公司推出车联网以后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一下子,一家保险公司,三个月就推了一百万用户。

而我们过去所有的汽车,厂商都没有推动多少用户。同时的话,保险公司的收益在报表里面当季度就明显的表达出来。所以说这种情况大家发现,我们整个汽车发展十年的历史是在找到底以安全为目标还是以便利为目标,还是以效率为目标。我们是在找我们到底满足谁的需求,是满足汽车制造厂商的需求,还是说满足客户的需求,还是满足保险公司的需求,还是满足政府管理的需求。我们最后发现我们必须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我们制造设备的人,他也要满足需求,否则你不会去制造这个设备,没有动力去制造,所以你必须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是什么,我们发现经过了十年的努力,车联网的主导人,已经从汽车厂商转到了保险公司,因为什么,这是价值为驱动的,因为保险公司是以安全为目标的,这就意味这所有人都可以受益的,做技术的、保险的、开车的,交通管理,你会发现大家都能收益,这就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我们仔细研究的时候会发现了,原来我们过去眼睛都聚焦在我们的浅层需求上,我需要一杯水,我去买一瓶水,这就是胜利需求,这是属于最底层的需求。最底层的需求是很容易处理的,第一,这个东西是占用的,是我的就不是你的。第二它是可以交易的我可以用钱买的。但是我们知道除了这层需求以外,我们可以花钱买iphone,我们花钱买汽车,这就是我们讲的生理性、物质性的需求。

但是我们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我们会有很多新的需求。第二大需求就是安全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其实我们过去没有人不说安全。大家做网络和手机,很多人感兴趣信息安全。大家每天到食堂买饭,到街上希望买食品会关注食品安全,出门关注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不是一个可以占有的东西呢,是不是可以买卖的东西呢,我们讲这一块,你讲安全你就不能赚钱,安全是不能买卖。第二,安全不能占有,所以你不能把安全卖给某一个人,我讲安全,你开车上街就安全吗,不会,你不撞别人,别人会撞你。因此安全是一个群体行为,安全的结构和过去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把注意力只聚焦在物品的交易,占用物品的交易,满足物质性,胜利性的需求的时候,这种需求对应的是我们现在的商品市场,而商品市场里面,运营商能做什么呢?我们讲只能做两件事,一个是传播信息,做媒体,一个是做交易,和我们现在物联网上发展得非常快的传媒和电子商务是完全对应的。

[1]  [2]  [3]  [4]  [5]  
来源:通信世界网   编 辑:魏慧    联系电话:010-67110006-90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ICT中国·2012高层论坛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