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4G元年,一直想说点什么,但一直没有下笔。最近,在广东数个地市调研之后,积淀了大量的新闻素材,沉淀了心中对4G的体验感受。借着此次调研,终于可以落笔行文。
时不我待 不可按部就班
行走在广州的街头、深圳的地铁、东莞的乡镇、湛江的海岛,走一路,测一路,在短短几天时间内,笔者用于测试4G网络所消耗的流量已经超过400M,不论身处何地,移动4G网络的下载速率已经可以使人们流畅地观看在线视频而毫无压力。
半年时间,4G信号已经覆盖了广东的大街小巷,4G一年的建设规模将相当于3G五年、2G十年的建设规模。在这种超常规的建设速度下,广东移动依靠着“一号工程”的力度、“三表合一”的秘密、“技术创新”的优势,实现了4G网络建设的“又快又好”!
成绩喜人,但过程不易!此时此刻,笔者脑海中有一个画面格外清晰:湛江特呈岛上,湛江移动无线优化中心员工莫贤帅与同事顶着烈日,指着前方的基站,探讨着信号的优化,汗水从额头滴落,不知不觉。“这些海岛基站,我们两个人几乎每周至少来一次,进行例行维护检查。如果遇到台风暴雨等天气,则要提前登岛,台风期间不能离岛,最长一次有一周时间。据前辈介绍,他们最长曾经滞留过一个月……”
是的,画面定格的是员工,是那些普普通通的移动基层员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层员工的废寝忘食和“白加黑”的不懈拼搏,才有了移动4G如今高速度的发展、高质量的覆盖;才有了中国移动“半年时间建成超过32万个4G基站,覆盖了300余个城市,销售了1200万4G终端……”的硕果。他们,值得尊敬。
市场已变 革新刻不容缓
说完网络,我们来谈谈市场。随着电信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本封闭的电信行业已经逐步放开。OTT的剧烈冲击、虚拟运营商的入围使得传统运营商面对的市场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运营商只有自我变革才有出路。
那么,路在何方,如何变革?对运营商来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还是打破固有藩篱,创建新的体系?在经历了广东系列调研之后,笔者认为小修小补收效甚微,只有在资费、业务、渠道、服务等各个重要环节中破而后立,才能造就持续发展的活力与生机。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尽可能地贴近消费者,将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落实在消费者需求上。这意味着变革不一定就是要高高在上,就是要靠冷冰冰的新数字。事实上,那些直达消费者心里、引发情感共鸣的变革往往更柔软而细腻,也更接地气。广东移动4G流量王、流量转赠、流量共享、流量红包,接踵而至的流量经营创新举措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在采访中“实惠、便宜、真好”的反馈,给了其继续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贴近消费者需求,在市场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的电信行业,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其根本目的都在于如何输出与消费者有共鸣的价值观的产品,这种产品越是亲民,赢得的“赞”就会越多。
拒绝纯管道 内容才是王道
4G时代,运营商是闷头做管道,还是转型做内容?是自己独做,还是与内容商合作?面临OTT,是与之分庭抗礼,还是携手共进?面对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爆炸流量的承载体将会花落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