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TT对我国电信行业冲击度弱于国外 运营商应重新定位自身角色
http://www.cww.net.cn 2012年2月27日 09:46
近年来OTT业务对电信运营商传统业务的冲击,一直是困扰运营商的重要问题之一。近日,分析公司Disruptive Analysis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目前电信运营商经营的OTT式互联网服务超过80种。报告称这种趋势正在加速,表明了未来五年该行业的重大机遇。 OTT冲击语音业务和用户粘性 OTT企业与传统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博弈由来已久,在国外某些地区甚至冲突颇为激烈,诸多电信运营商都在感叹,利润都被苹果、谷歌、Facebook、YouTube、Netflix等OTT企业赚走了。这类公司推出的服务以低廉的成本占用了电信运营商的巨大网络资源,并获取了丰厚的利润,而这块增值利润运营商很难分得一杯羹。 这种现象一方面使得电信运营商的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停滞不前,甚至大幅下滑,基础服务收入被严重吞噬;同时,还造成网络流量翻倍增长,导致运营商移动数据网络承载压力剧增。另一方面,由于用户被绑定在OTT业务上,使得服务创造的价值被转移;同时,还使用户对运营商的黏性大大降低,导致运营商难以有效地把控和管理这类用户。 为了避免沦为哑管道,国际电信运营商采取了诸多办法,如:节流或阻止网络层面的应用程序;向使用OTT业务的用户加收费用;对业务区别对待,向内容、应用提供商采取不同的流量管理策略,收取额外费用;通过电信运营商间合作进行竞争等。但这些措施同时也遭到了诸多阻碍,比如2011年6月荷兰推出的“网络中立”法,禁止所有的网络商区分不同的互联网业务,除非用户特别要求他们这样做。 “这种OTT业务的发展已成趋势,电信运营商不能抗拒,只能适应。”诸多业界人士不约而同地对记者表示。 冲击中蕴含机遇 虽然OTT业务已严重冲击了电信运营商的传统语音业务,但同时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易观国际分析师黄萌表示:“一方面可以激发运营商的经营思路,改变其以往过分依赖语音和短信业务,不够重视移动数据的经营状态;同时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新、更好的产品,这有利于提高用户的ARPU值。” 并且,这类OTT业务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并不可能完全取代运营商服务。爱立信商业咨询公司咨询顾问杨俊表示,这类OTT业务其实可以分为付费和免费两种业务。前者如去年5月被微软宣布以85亿美元收购Skype公司提供的一些通信服务,由于其采用的是数据通信网络,相比运营商的语音通信网络而言,不论是在通信质量还是通信安全性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从用户使用习惯来看,这类第三方业务也不如运营商自有业务直接便捷;况且对运营商来说也可以通过价格竞争获取市场,因此,这类业务对于运营商而言并不可怕。后者比如腾讯的微信、小米的米聊,这类服务本身并不收费,而是依靠其它业务和产品的交叉补贴来使公司盈利,这种形式的业务对运营商更具冲击力,运营商也必须要考虑如何通过自身产品的交叉补贴来吸引用户。 其实,这种冲击对目前我国电信行业来说,并不像业界普遍渲染得那样严峻。 一方面,监管环境相对国外电信行业来说宽松许多。黄萌表示:“我国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情况复杂,相关法制还不够健全,跟进也不够及时,国外电信运营商在与OTT企业竞争中一些受制约的有效措施,在中国其实是可以推行的,电信运营商可以利用此段缓冲期加强其智能管道建设和流量经营。”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电信移动数据业务还未成规模,移动数据网络利用率还很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TD网络户均流量仅20M左右,因此,电信运营商现阶段的移动数据网络承载压力并不如国外形势那样严峻;同时,这也说明电信运营商的自有移动数据业务种类不够多,且对用户的吸引力不够大,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还待开发。目前,我国电信流量经营所要解决首要问题就是鼓励用户大量使用移动数据流量,但同时还要通过精细化手段提升单位流量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它互联网公司的OTT业务反而可以帮助电信运营商实现前期对用户移动数据业务使用习惯的培养。 [1] [2]
来源:通信世界网-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邬雪艳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