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营支撑 >> 市场动态 >> 正文
 
运营商摆脱流量困境有新解 “智能管道”构建个性化服务网络
http://www.cww.net.cn   2011年3月14日 13:26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张鹏

今年初,各家电信运营商的后台计费系统动作频频。先是黑龙江电信新版计费系统上线,随即北京移动NGBOSS 3.0系统在经历了3个月的开发后顺利割接,1300多万活跃用户正式上线。不难看出,计费系统的不断更新升级,其实是反映了运营商对于提升网络运营效率、精细化业务计费模式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对3G数据业务。

“目前中国电信非语音收入占比已升至56.8%,而固网话音业务收入占比降至29%。我们需要进一步突出互联网手机的概念,聚焦流量经营,开放智能管道与平台。”在2010年度总结报告中,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再次明确了流量经营这一重点目标。

其他两家运营商的思路也很统一。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公开表示,智能手机普及带给运营商最大的问题就是数据业务爆炸性增长—现有网络无论怎么扩容,都始终满足不了数据业务爆炸性的增长需求,因为今天的数据业务不是20%、30%的增长,而是300%、500%的增长。

强调流量经营

显然,流量经营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亟需思考的深刻话题,传统的扩大用户规模和强调KPI指标的思路并不适合数据业务发展,运营商在一路高唱信息服务转型的同时,自己也陷入了‘增量不增收’的困境中。

广东移动陈姓人士告诉记者:“尽管传统的话务经营思路已经根深蒂固,但是太多的数据表明,运营商收入比例中占据主导份额的很多业务都在丧失增长动力,比如一些省公司的移动流量收入开始超过短信,彩铃、彩信等经典的增值业务收入在一些地市甚至出现了下滑。”

这些变化并非毫无缘由,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一大批诸如移动QQ、微博、MSN等即时通讯工具的移动化,而这些基于互联网的沟通工具直接分流了运营商大量的点对点通信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无线网络带宽的提升,以及Web2.0应用的持续创新,这一下滑趋势将愈加明显,并最终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

“表面看来,运营商确实获得了不断攀升的数据流量,但其中90%都来自于第三方应用,比如腾讯QQ普及率已经达到70%以上,而运营商的自有业务份额还不到10%,除了基础流量费用外,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一切移动互联网的创新价值都与运营商没有关系,3G网络俨然成为了‘别人的嫁衣’。”前述陈姓运营商人士坦言。

转向智能管道

如此腹背受敌的市场处境运营商怎能安坐?流量经营自然成为了运营商乃至产业界热议的焦点话题。

前述移动人士告诉记者,转向流量经营,运营商首先需要对高价值流量进行迁移,也就是让更多用户迁移到自己的业务中来,比如三家运营商都开设了各自的应用商店,启动业务基地以及扩建IDC等,都是为了进一步抢占高价值应用的产业高地;同时提高网络资源使用效率,杜绝对核心带宽的过度占用,比如中国电信建立大量的P2P缓存系统,使P2P流量占用的核心网络带宽大幅度降低。此外,运营商数据部门还要不断针对数据业务制定出相适应的套餐业务,以培养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多层次消费习惯。

不过也有些声音认为这种“摊大饼”的流量经营方式并不可取,“行业划分精细化的时代,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产生价值,运营商需要做的只有两点—网络和服务,从流量中挖掘价值应该留给类似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

业内专家对此回应表示,运营商的流量经营与互联网的流量经营有本质区别,其独特的价值在于管道/网络,确切的说,应该是“智能管道”。打个比方,自来水公司未来发展绝不是去产业下游开水疗、洗浴或SPA等,但自来水公司完全可以提供与不同企业用水需求相匹配的热度、流速、营养成分和水质,而这就是通信网络作为“管道”的智能之处。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运营商  计费系统  NGBOSS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