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支撑管理 >> 技术 >> 正文
全IP移动网核心网热点问题
2008年8月5日 13:41    中国联通网站    评论()    

    在全IP移动网的核心网方面,文章认为:由于采用了不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简化了信令,克服了节点设备复杂化以及与传送网技术的发展相匹配,IP网将是全IP移动网的核心网。在全IP移动网的业务网方面,文章认为:因为电路交换网与分组交换网网络特性的差别,全IP移动网的业务网设计应当有别于目前简单的映射电路交换网的业务网设计,应该符合分组交换网网络特性,因此,从商业模型出发,对业务网与承载网相分离的说法需要重新审视。

    1、关于网络融合问题

    移动网与固定网的融合是技术发展和商业运作共同驱动的必然结果。要实现两者的融合首先要研究两者融合的可能性。从本质上说,移动网与固定网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移动性上有差异。固定网中的终端设备是固定的,而移动网中的终端设备是可以移动的,特别是移动终端可以在工作中移动,在移动中工作。其次是接入技术不同。固定网的终端是通过固定线缆接入到通信网中,由于线缆的固定性以及用户身份等数据的确定性,因而终端一般也不具有移动性;移动网的终端一般是靠无线链路接入的,由于无线链路的非固定性,造成以无线链路接入的终端的天然移动性。但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的相互融合,情况发生了变化。固定网的终端也不是不能移动,它也开始具有一定的移动功能。比如说,一个笔记本电脑,人们用它在办公室可以工作(上网),拿回家中也可以用它工作(上网),在北京可以上网,带到上海也可以上网,这就是被称为“漫游”的技术,有了漫游技术使得固定终端也具备移动的能力。

    当然,这种移动性和移动网中的终端的移动性有很大区别。在固定网中的终端是工作时不移动,移动时不工作,而移动网的终端可以边移动边工作。无线局域网(WLAN)的发展使得这个界限变得更模糊了,一般认为WLAN是固定网的延伸,在WLAN的支持下,固定终端也可以边移动边工作。将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网与固定网的界限会更加模糊化,两者将更进一步走向融合,最终两者的差异将仅体现在接入手段和接入方法上。

    更进一步研究,从融合的角度来考虑,可以把移动看作是一种业务,一种是由若干逻辑功能实体组合提供的业务。任何其他业务网若希望具有移动性,只要在原有基本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提供移动能力的逻辑功能实体,该业务即可具有移动性。一般来说,一个移动业务系统可以看成是无线接入加上基本业务系统和提供移动能力的逻辑功能实体组合而成的复合业务,如移动电话业务系统等于无线接入加电话业务逻辑功能实体加提供移动能力的逻辑功能实体,即将支持电话业务的逻辑功能实体和支持移动业务的逻辑功能实体组合起来。终端利用无线接入技术接入系统即构成移动电话业务系统。如果从这个概念出发,移动网和固定网的融合就很好理解,融合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

    移动业务的实现可以由3个逻辑功能实体组成,即注册地逻辑功能实体、访问地逻辑功能实体和论证与鉴权逻辑功能实体。如其承载网是分组网且无须考虑计费的区分(如不考虑漫游费,访问地费用不分成等),移动业务的实现则可以由两个逻辑功能实体来组成,即注册地逻辑功能实体和论证与鉴权逻辑功能实体组成。移动功能可以在任何一个层面实现,如要在网络层实现移动性,只要将上述逻辑功能实体与网络层设备关联起来,网络层就具有了移动性。目前由IETF提出的移动IP(MobileIP)就是一种网络层的移动技术。如要在应用层实现移动性,只要将上述逻辑功能实体与应用层设备关联起来,应用层就具有了移动性。目前移动会话启动协议(SIP)应用系统、移动H.323应用系统就是属于应用层的移动技术。

    移动功能固然可以在任何一个层面实现,但其效果和用途是不同的。移动功能的实现,移动鉴权、计费的实现与商业模型密切相关。因此在什么层面上实现移动,完全取决与商业模型的选择,如商业模型是期望收取网络接入费,就需要在网络接入层进行鉴权与计费,支持移动的逻辑功能实体应放在网络层;如商业模型是不仅要收取网络接入费,而且还期望收取业务费,就需要按业务进行鉴权与计费,则支持移动的逻辑功能实体应放在应用层。更一般地说,对采用“粗放”的收费模式(打包收费或包月收费)支持移动的逻辑功能实体可放在网络层实现;对要分门别类,按用户的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服务收取不同的费用的精细收费的商业模型,支持移动的逻辑功能实体则应放在应用层实现。

    不论是网络层实现移动还是应用层实现移动,非实时业务均以三角路由(通信过程均经由注册地转发)为好,因为可以保持数据通信的连续性;对于实时业务来说,时延是极为关键的指标,相对而言在切换过程中稍有间断不会严重地影响通信质量,信息传递延时则严重影响业务的质量,因而对于实时业务来说,三角路由(通信过程均要经由注册地转发)是不可接受的,通信双方必须采用直达路由。

    移动终端为了保持良好的移动性,要求终端小巧、易携带,因而不论发展到什么阶段,终端的工作显示屏总是很小。由于终端显示屏小,导致很多业务实际上在移动网中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的接入采用无线接入技术,会受到频率资源有限的约束,无法到达固定网可以提供的接入能力。因此,移动网中业务系统的复杂度实际上大大低于固定网中业务系统的复杂度,移动网与固定网的业务系统往往很难融合,大多数场合,移动网的业务往往是固定网的业务的简化和缩略版本。

    2、关于核心网的设计问题

    从理论上讲,分组交换技术能够综合实时业务与非实时业务、宽带与窄带业务,是实现业务综合的最佳技术,核心网理应是单一的分组网。但实际上核心网的设计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至今还在为核心网是用一个承载网来承载全部移动通信业务,还是用多个承载网来承载不同性质的业务争执不休。原因很简单,目前的确没有一个分组网能理想地实现对所有业务的综合,无论是ATM或者是目前的IP网都不行。

    ATM商业运作的失败,业务起点选择过高,ATM业务无法快速推广,是ATM从全盛走向衰亡的原因。

    IP技术采用不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简化了信令,克服了节点设备复杂化问题。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DWDM设备的大量商用,使得传输资源不再紧缺和不再昂贵,形成了IP技术与传送网技术的匹配发展。从现实情况看,企业网中(无论大型企业网或中小型企业网)的业务几乎100%是IP业务;电信网上的业务也有快速IP化的趋势。IP电话在中国的成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证实IP电话可供商用,在技术上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困难,IP电话有迅速扩展使用的趋势。近来视讯业务有很大的发展趋势,而视讯业务的绝大部分也是IP业务。可以看出,目前电信网中的业务除了电话业务外几乎都是IP业务,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IP电话将逐步取代传统电话,最终电话业务也将完全IP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业务的发展都确定IP技术将是下一代网的核心技术。

[1]  [2]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IP    移动    问题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