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赵慧玲
PBB采用MACinMAC封装,即将终端用户以太网数据帧再封装成运营商以太网帧头,形成两个MAC地址,在运营商核心网中,只按照后一个封装的MAC地址进行流量转发,使得以太网扩展性以及作为网络传输技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PBB存在流量工程问题,例如多方式路由下的流量控制、接入控制和业务控制、50ms切换或故障恢复能力,以及端到端的QoS保障等。在这些业务需求的推动下,PBB改进成为PBT。
从成本上看,由于PBT是以伪运营商以太网(MAC再次封装)形式,使得以太网数据帧能够快速有效地在骨干网上传输。因此,它有效结合了以太网和MPLS的特征,便于节约运营商成本。不足之处是,PBT对多播的支持和灵活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5)RPR环网技术
弹性分组环(ResilientPacketRing,RPR),目前已标准化为IEEE802.17,提供类似SDH级网络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传送费用。
RPR为逆向双环拓扑结构,外环为OuterRing、内环为InnerRing,外环和内环都传送数据包和控制包,内环的控制包携带外环数据包的控制信息,反之亦然;RPR采用了SDH的环形结构,同时也继承了故障自愈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实现50ms时间内的故障保护切换。
从成本上看,由于RPR采用硬件环的方式,成本比较高,在扩展性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目前新型以太网技术正处于多种技术演绎繁华的阶段,各种技术标准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环境,电信运营商可以结合具体的业务需求和网络特点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