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技术 >> 技术滚动 >> 正文
电信网与互联网的协调发展
2008年11月3日 14:27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续合元

    2.2电网业与互联网业的发展

    电信业和互联网业应在未来的网络运营上,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1)电信运营商或电信业应基于电信基础设施的规模运营或具有阀门式样的管道运营,基于业务流量控制和业务(或应用)感知的计费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互联网运营者或互联网业应面向社会的信息化、行业具体应用、小规模的经营方向,因此SP/CP只停留在广告运营模式不是其今后发展方向。

    (3)电信运营与互联网运营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诚信、保证服务质量的业务和应用,同时采用免费和付费相结合的方式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两者达到共赢和行业的繁荣。

    2.3电信网与互联网的发展

    (1)电信网和互联网在承载层融合

    未来电信网和互联网都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虽然他们的运营主体不一样,但是承载网都是由网络运营商提供,如图2所示。虽然它们的逻辑网是分离的网络,互联网是基于“尽力而为”的逻辑网,电信网是基于业务感知和控制的逻辑网,但是由于承载技术相同,它们完全可以融合在同一张物理承载网上。

    (2)基础电信业务网

    由于互联网免费、开放以及商业模式上的问题,互联网和电信网的收入还无法相比。虽然面对互联网等数据业务的冲击,电信运营商的话音业务的收入特别是固定话音业务的收入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话音业务仍然是电信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也是用户不可或缺的业务,因此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电信业务网络还会存在和发展,这种业务提供方式遵循图2中的曲线(a)。

    (3)通过管理运营平台提供互联网业务

    面对互联网高速繁荣发展对电信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建立开放的综合性的接入管理运营平台已经是电信网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综合接入管理运营平台的建设,电信运营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资源优势,增强对新业务和应用的支持能力,以便能够和互联网中的各种SP/CP密切合作,发展成为和综合性的信息服务提供商,这种业务提供方式遵循图2中的曲线(b)。

    运营商不再停留在简单地为互联网的SP/CP代收费,而应该提供一个具备差分服务的网络去吸引用户和SP/CP使用网络资源(如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从而分享互联网业蓬勃发展的成果。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在于所控制的网络资源和用户资源。面对网络和业务分组化的趋势,电信运营商应提升网络的差分服务能力,以便能够满足用户、SP/CP以及相应业务应用的具体需求。

    随着互联网业务向电信网的渗透,以及来自互联网和其他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获得收益,从固定和移动运营商的近期发展趋势看,电信运营商除了继续提供现有的基础电信业务之外,将加速引入互联网业务,包括采用第三方应用的方式、直接和互联网SP/CP签约的方式,签约SP/CP可以共享电信运营商的用户资源、收费系统、营销网络和宣传渠道、统一客服等,电信运营商可以将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和网络能力与互联网SP/CP所提供的应用和业务相整合,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特性,并针对不同业务和应用的特色提供不同的差分服务,包括利用充分承载网服务质量(QoS)技术、业务感知技术并建设业务平台进行控制等等。

    综合接入运营平台和SP/CP保证服务质量的服务方式,可以使SP/CP从提供门户网站而只能进行后向收费的运营模式向前向收费的模式进行转变。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SP/CP通过这些差分服务的网络通道和差分服务的业务运营平台给用户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这样可以使SP/CP不再停留在后向收费的运营模式,而可以探索前向收费的运营模式,而电信运营商也可以通过业务感知和差分的网络服务方式,与SP/CP进行业务收费的分成,达到双方的共赢。

    (4)现有互联网业务的提供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的综合接入管理运营平台接入到电信运营商签约的SP/CP获得各种业务和服务,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和一定程度的安全性,这是不同用户对业务服务质量要求的不同。当然现有互联网业务的提供方式还会继续存在,即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接入手段直接接入到互联网,电信运营商只是提供一条“尽力而为”的传送数据通道,如图2中的曲线(c)。

    3 结束语

    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是技术驱动,另一方面决定于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运营者主体和各自的服务提供者,即电信运营商和SP/CP。但是分析服务提供者的运营模式涉及到很多层面的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电信运营商和SP/CP目前的业务提供方式,提出未来电信网和互联网的一些发展思路,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4 参考文献

    [1]ITU-TRecommendationY.2213. NGN service requirements and capabilities for network aspects of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using tag-based identification [S]. 2008.

    [2]ITU-TTD53 (NGN-GSI) Draft Recommendation Y.2111 Revision 1 (0.6.0). 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s i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S]. 2006.

    [3]ITU-TTD109 (NGN-GSI).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 (USN)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in NGN environment[S]. 2008.

    作者简介:

    续合元,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电信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标准协会网络交换组信令与协议工作组的组长,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委员。

[1]  [2]  [3]  编 辑:张翀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