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世界 >> 手机观察 >> 正文
手机报受商业模式束缚难以替代传统媒体
2007年7月12日 11:20    通信世界网    评论()    阅读:
  

    信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加速了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变的进程。手机报的出现,使传统媒体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但专家指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市场需求的不同,使得手机报暂时还难以替代传统媒体。

    手机报发展迅猛

    手机报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手机平台来展示给用户。手机报的实现方式主要有四种:基于彩信平台的手机报;基于WAP浏览的手机报;基于客户端的手机报;基于3G网络平台的手机报。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手机报是基于彩信平台的订阅为主,同时以WAP浏览为辅助,来浏览现刊和过刊;另外,两家移动运营商也在推广基于客户端的手机报,主要是针对拥有智能手机的商务客户。

    今年以来,国内两大移动运营商都把手机报作为重点业务来发展。从表面来看,手机报业务发展很快,但此项业务尚处在市场导入阶段,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分众化趋势受阻

    与传统媒体的大众化相比,手机作为一种媒体更具有个性化,然而手机报在内容方面凸显个性化不足。现有的各报社在手机报内容制作上投入相对较少,基本延续了传统报纸的采编内容,难以适应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虽然目前各家报社在内容制作上已经开始寻求突破,向分众化的需求方向发展,如设置了“综合”、“新闻”、“财经”、“体育”等多个栏目,但这样做还远远不够。另外,由于用户和渠道资源都掌控在移动运营商手中,各报社与用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沟通障碍,不能够充分地挖掘用户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手机报的分众化发展。

    赛迪顾问分析师高玉才表示,手机存在着屏幕小、信息量有限等弊端。在阅读方便性上,手机报无法与传统的报纸相比,这就要求手机报在内容制作方面要强调短小、精湛的信息。另外,由于当前彩屏手机普及率较高,因此移动运营商大力推广的手机报采取的是彩信订阅形式为主、WAP浏览为辅的模式。但由于彩信的容量相对有限,一般在50-100K之间,无法进行大量的信息存储。因此,彩信形式只是手机报的一种过渡技术,未来手机报的主流形式是基于3G网站平台的形式。

    商业模式是核心

    目前手机报的盈利手段相对单一,有待完善。从手机报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全国手机报和地方手机报。全国手机报参与者由报社、移动运营商和SP共同组成,地方手机报主要参与者是报社和移动运营商,双方直接合作。无论哪种方式,收入来源主要为每月5到15元不等的包月费和WAP网站浏览费。在盈利手段上与传统的报纸相比,缺乏广告的盈利方式。由于手机是个性化很强的媒体,再加上阅读方面的局限性,如何平衡广告和内容相当关键,避免过多的、缺乏吸引力的广告内容充斥用户的眼球。

    内容、商业模式和技术是未来数字报业的几大要素。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韩俊认为,商业模式是数字报业的核心问题。互联网经济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满足人们个性化及服务的需求,从数字报业来说,要求商业模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中国妇女报手机报主编姚鹏认为,手机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无线运营商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发行是否通畅。运营商究竟有多大的诚意和兴趣来跟传统媒体一起分享手机传媒的蛋糕,从其个人的判断而言,目前形势不是特别乐观。

编 辑:火王
关键字搜索:手机报  商业模式    分众化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