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通信信息报记者廖鸿翔
中移动当前已经独占移动市场70%以上的份额,强大的规模效应已经使其逼近垄断临界点。在这种情况下,中移动在手机资费定价中的话语权远大于其他运营商,其规模优势可以保证价格不断下降,这对移动市场新进入者构成致命威胁。而价格管制“只管上限,不管下限”的前提更使中移动价格优势不断凸显。
重组后价格战开始抬头
电信重组正在成为新一轮电信资费大战的“药引”。自5月24日,国家公布电信重组方案以后,北京的移动资费随即下降。据悉,中国移动旗下的神州行品牌在北京推出新的短信套餐,新的套餐资费相比原来的套餐最大降幅高达44%。资费调整使短信费用大为降低。调整前,神州行短信资费为移动网内0.15元每条,网外0.20元每条;调整后的新资费套餐分为两档:10元发送100条、15元发送180条短信,且套餐内不区分网内网外,超出套餐额度按照原标准资费计算。
此前,中国移动在上海已经开始了漫游资费的下调。标准资费方案客户漫游费主叫每分钟0.6元,被叫每分钟0.4元,调整包括标准全球通、标准全球通本地被叫全免计划、全球通易达卡、神州行易通卡用户。
但是,这种降价有时候有些变味。中国移动日前在上海推出一项预存话费低价购机活动,用户在5月31日前,只需预存288元,承诺每月最低消费16元及18个月在网,即可优惠购买手机,其中LG某机型的手机购买价格甚至低至10元。
应当说运营商降价不可谓不大力,但是这样的大力度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目的呢?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运营商为控制用户的惯有伎俩,用户为得到低价购买新手机的实惠,就必须成为某一运营商的用户,并保证了18个月的在网时间,这实际上就阻止了用户迁往其他运营商旗下的可能,由于中移动具有相当大的成本优势,因此多采取此类措施抢夺用户。
有效竞争和无序竞争的争夺
电信行业的资费降低既可能是由于生产效率提高和规模经济效应而产生的成本下降带来的;也可能是经营者为追求控制权最大化,追求短期业绩最大化,甚至排挤竞争对手实现市场垄断而采取的行为。
电信重组原本是为了实现市场有效竞争,建立公平、有效、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但是运营商由于对市场垄断地位的渴求而引发的价格战势必会将改革推向反面:为建立有序竞争的重组最终替新的市场垄断“打了工”。
从经济利润提供的激励而言,运营商展开价格竞争的基本原则是未来收益的现值必须大于价格竞争的损失。这就意味着运营商最终赶走竞争对手后,获得市场价格主导权,最终以垄断性的高价获得垄断利润。如此一来,对消费者的损害更大。
从政策扶持到非对称监管
重组之后,市场中运营商总数减少了,由原来的六家运营商变为目前的三家全业务运营商,但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并未发生改变,有效竞争在短期难以打开局面。
据统计,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营业收入达到930.24亿元,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三家的收入总额只有898.13亿元。这就意味着即使重组后,新移动的营业收入仍大于新电信和新联通的营收总和。另外,根据各大运营商公布的业绩,如果将移动用户和固话用户合并计算,新中国移动有4亿用户,新中国电信为2.59亿户,新中国联通(联通G网+网通固网)之和为2.34亿户。中国移动的用户数优势大大领先于中国电信和新联通。
因此说,新移动在市场中还将长期占主导地位,并对市场价格起决定性因素。此时其价格变化都将关系到整个市场的平衡。强势运营商发动价格战之后只能是增强自身掌控市场的能力。故而,必须采取有效的市场监管,避免发生恶性价格战和无序竞争。
以价格为杠杆撬动公平竞争是监管部门目前的要务,同时也是难题。如何避免市场的恶性价格竞争,还是得回到前信产部部长吴基传的那句老话,“价格战是最简单也最没有出息的竞争方式。市场竞争者的目光应主要盯着自己产品在市场的销售走向,而不应只盯着同行。”
事实上,对资费进行监管并不意味着停止电信资费下降,价格监管会为电信市场营造更好的竞争和消费环境。关键在于监管部门需要找到社会公众福利与企业经济效益兼顾的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