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运营 >> 运营观察 >> 正文
中移动回归获益者谁
2008年3月5日 08:47    新浪科技    评论()    
作 者:每日经济新闻 凌建平、郝匀嘉

    在内地证券市场承受再融资和解禁股双重压力之时,中国移动董事长兼CEO王建宙一方面表示回归A股现在仍没有时间表,另一方面却表达了回归的动机。他表示,中国移动回归发行A股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内地投资者也能够参与分享中国移动的经营成果。他同时表示,中国移动现在有非常充裕的现金流,所以如果允许中国移动发行A股,发行的规模肯定不会很大,而且不会采用发行新股的模式,而由母公司出售旧股给新股东(即“存量发行”)。

    问题在于,第一,既然中国移动钱很多,那为什么非要回来发行A股呢?第二,即使其第一动机真的是为了让内地投资者也能够参与分享中国移动的经营成果,那么,在发行体制和再融资体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中国移动即使回归,会不会变成中石油第二——成为极少数机构投资者的福音、小散心中永远的痛?

 

    大众评判台

    曹中铭:赞成存量发行

    由于不缺资金,对中移动回归A股,个人赞成存量发行的方式。这样,该公司既不会从市场融资,也给了国内投资者的投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郝彬彬:先停一停

    在一个健康的市场中,优质的资产应既能通过市场融资,又能与投资者分享利润。中国移动显然符合优质资产的这一条件,但发行和融资体制固有的缺陷,使诸多发行都演变成了圈钱。此刻,脆弱的A股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中国移动还是先停一停吧。

    励俊:令人生疑

    要看价格,如果定得低,当然欢迎。不过在目前的发行体制及再融资体制下,中移动的回归到底是又一个中石油,还是能真正让广大股民分享其发展成果,是很值得怀疑的。

    孙鹏:新提款机?

    既然中国移动号称资金流充足,且无新的投资方向,那么其发行A股的动机就很可能是受到圈钱冲动的支配。如果A股的机制问题不能解决,就无法避免一些企业利用手中的力量将A股变成提款机。

    ◆沸点特稿

    论“中移动回归”应该缓行

    占豪

    最近,A股市场在内忧外患的作用下持续大幅走低,指数在四个月内飞流直下2000点。在这期间,先是蓝筹泡沫为市场所诟病,后是以平安为首的个别企业重起“圈钱”之心。总之,牛市行情备受打击,中国股民备受摧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无疑是中国最优质的企业之一。但中国石油的前车之鉴以及当前的市场环境,却让其回归A股之路平添枝节。笔者以为,在当前情势下,中国移动回归A股计划应该缓行。理由如下:

    一、新股发行制度仍存较大制度漏洞。

    当前的新股发行制度无疑已经成为牛市进程上的一颗毒瘤,其利益输送的本质已经严重违背了“三公原则”。中移动是全民所有的国有企业,其快速发展也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的,其发展成果理应由广大股民共享。但当前的新股发行制度显然不能做到这一点,中石油就是前车之鉴,而当前的中国股市比之中石油登陆A股之时,已更加脆弱得多。

    二、A股正处在信心动摇的关键时期。

    经历一波残酷洗礼后,市场信心已极度脆弱,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理解为利空。而这个时候无论是提出再融资计划或发行A股计划,对市场信心都可能造成打击。当务之急是止血、输血,而非一而再再而三地抽血。

    三、当前回归A股对中移动本身不利。

    恰当的上市时机无疑是很重要的。中移动如果要在此非常时刻“霸王硬上弓”,极可能被理解为利空导致股市继续下跌,其A股发行前景自难独善其身,进而影响其海外市场股价,可谓“吃力不讨好”。

    因此,无论从市场角度、投资者角度还是从中移动本身来考虑,目前回归A股都不是最佳时机,应该缓行!

编 辑:周桂军
关键字搜索:中国移动  回归  A股  运营商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