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中国计算机报
1987年,移动通信技术在欧洲登场,拉开了20年发展的大幕。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TD-SCDMA成功通过国家鉴定;就在同一年,旨在提高我国电信行业计算机管理和技术装备水平的“九七工程”启动,我国电信产业开始向现代电信业转变;也是在1997年,我国第一个“邮电服务年”开始。十年发展,中国电信业像一辆高速飞驰的列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使电信业成为建国以来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同时,整个电信行业自身也在经历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嬗变,电信技术的演进也日新月异。
中国电信业正在经历着从技术到商业模式、再到思想体系的深刻变革。今天,在享受中国电信业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到了我们反思电信业本源、探讨电信业未来的时候。
回首:十年巨变中的中国电信业
一位署名“烟波”的博客作者在2006年底写下了她对中国电信业十年发展的真实感受:十年前走后门装电话,十年后走后门拆电话;十年前用户请电话局的人吃饭,十年后电话局的人请用户吃饭;十年前扯着嗓门打电话,十年后捂着嘴巴打电话;十年前拨电话上互联网,十年后上互联网拨电话;十年前算计着打电话,十年后被算计着打电话;十年前有事时才打电话,十年后打电话的时候不一定有事;十年前手机再大也要拎在手里炫耀,十年后手机再小也要藏在包里——怕丢。
博客中的言辞虽有些戏谑味道,但却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对中国电信业发展的真实体会。中国的电信产业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走到了业界前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市场早已成为跨国电信公司在海外最大的利润中心,中国本土通信产业也自立、自强,诞生了可以比肩世界巨头的跨国公司。
十年建成世界先进的通信网
为了尽快改善中国的通信基础设施,在1996年之前,我国一直对国外整机进口产品实行免税、减增值税的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几乎所有全球知名的通信设备商都来到了中国,争先恐后地把各种各样的通信产品卖给中国电信总局。
1992年前后,中国电信业需要从纵横制交换机向程控技术迈进,从5号机、AXE10到EWSD,多种型号的国外通信交换设备满足了中国建网的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就建设起一张领先于很多国家的基础通信网络。1985年,我国电话网规模在世界的排名还是第17位,1997年已经上升为第二位。据统计,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电信网络投资每年都在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十五”期间通信固定资产投资为1万亿元。
国产通信制造业艰难崛起
当通信网络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延伸之际,也酝酿和催生了中国自己的通信制造业。1992年,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程控交换机HJD-04机在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诞生,它的制造者邬江兴随后成立了巨龙信息产业集团。市场的需求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之后,华为的C&C-08机、中兴的ZXJ10机、大唐的SP-30机相继问世。通过艰苦扎实的深入基层的工作,国产程控交换机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农村市场逐步进入城市通信市场,1996年前后进入中心城市,开始规模服务于中国通信网络建设。
1993年,巨龙集团来到四川万县时,当地邮电局技术科科长说:“我们早就想换程控交换机,可国外设备太贵,我们一个县城没有那么多资金。你们是第一个来到我们这里的厂商。”今天,经过大浪淘沙依然屹立的中兴、华为等通信制造企业不仅已经可以与爱立信、摩托罗拉等世界通信巨头在同一市场上竞争,还走出国门,成为英国电信、沃达丰等国外运营商的合作伙伴。2002年10月,大唐、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中兴、中电、中国普天八家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成立TD-SCDMA产业联盟,推广我国自主创新的国际标准TD-SCDMA,获得了业界的响应。目前,TD-SCDMA产业链已形成了从芯片到核心软件、从系统设备到终端、从测试仪表到配套产品的环环相扣的完整布局。中国企业第一次以自己提出的国际标准主导和推动着产业分工。
经过20多年的技术吸收和十多年的自主开发,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通信制造业体系,在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上均居于世界前列。除卫星通信产品和部分数据网络产品以外,各类通信产品基本都可以在国内进行生产,其中大部分可以自行研制开发,形成了外商、合资企业与民族企业共存的市场格局。
电信业改革仍在进行
从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中国电信业就迈上了改革发展的道路。自1997年之后,电信业改革的力度加大: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2001年,原中国电信被南北分拆;2002年,新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分别挂牌成立。这十年中,我国电信业由表及里、自上而下地全面展开改革,其中引入竞争、政企分开、电信重组等都在中国电信改革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年来,开放的技术引进政策让中国很快成为全球通信制造链条的一环。跨国通信公司不仅为中国提供产品,也带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一个个生产基地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建立起来,除了中国市场外,它们还向全球市场供货,是全球通信设备供应链的核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