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进行超低价格的宽带销售,以北京为例,面对58元以上的4G用户或者办理了50元以上数据流量包的用户,中国移动的10M带宽只要730元/2年,折合下来仅30元/月,就这样还赠送2年的互联网机顶盒使用(相当于中国电信的IPTV业务)。这还是在北京市场,要知道北上广等核心城市,一直被运营商视作对外形象展示的窗口,一直保持着相对较高的资费,同等业务条件下,北京联通的价格在120元/月左右,还不赠送互联网机顶盒的使用。
对于中国移动提供超低价格的宽带,笔者认为,中国移动是有胆气提供的,提供之后,也能带来多重利好。
对中国移动而言,超低价格宽带是增收
受到“686号文”制约,中国移动长期以来发展宽带名不正、言不顺,各地想发展宽带,一般都是让铁通发展,然后中国移动打个擦边球,以中国移动的名义开展营销(但提供宽带资源与服务的均是铁通),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移动在宽带市场上的份额相当低,基本等同于忽略不计。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移动无论以多少价格进行宽带的销售,都是一种增收,即便是存量用户要求将价格降下来,由于新增量预期会很大,即便存量的收入有所减少,也不会影响整体收入的上升。
反观市场上在位的竞争对手,面对中国移动的低价攻势,即便是捏着鼻子也无法跟进,这是由于他们的存量客户太大。若采用超低价的策略,市场上没有足够多的新客户,相反只是会让存量用户的ARPU值下降,导致总体收入的减少。因此,这些年,电信和联通,宁可不断进行网络升级,同等价位下,原来可能只能有2M带宽,但现在提供50M的带宽,也不愿意采用保持现有产品体系,直接降价的方式。
中移动超低价格宽带仍有利润空间
对运营商的每一项业务而言,直接发生在该业务上的成本比较好计算,例如该业务的营销成本等,而有一些成本则是需要在各个业务上进行分摊的,例如网络成本、管理成本等等。具体分摊的方式,主要看该项业务的规模,如果规模较大,那么就需要承担更多成本分摊的比重。
在中国移动的体系当中,宽带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小业务,而小业务是不用背负太多成本包袱,可以轻装上阵的。即便是较低价格的宽带资费,也是高于其分摊到的成本和有利润空间的。反观其他宽带服务提供商,宽带是其核心业务,甚至是部分宽带商的惟一业务,所有的成本都需要由宽带业务去背,较高的成本压力,让这些服务提供商,想低价都没办法低价。
另外,中国移动宽带成本较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宽带质量。笔者未使用过中国移动的宽带,但是从互联网上用户的使用情况反馈,速度并不好。可能的原因是中国移动的主干网与接入网虽然没有太多问题,但是与其他运营商网络的连通尚需提升,毕竟在国内,IDC较为集中在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的网络上,而提升联通的速度,则是需要支付费用的。除此之外,中国移动的出口带宽也不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出口带宽,这也会导致访问国外网站的速度较慢。
超低价格宽带可以打击竞争对手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都属于胜利,更何况现在是杀敌一千,自赚三百。面对中国移动的超低价宽带,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都是头疼不已,各地省分公司都面临用户退网,转移到中国移动的情况,毕竟对用户而言,他们只能看到相同的10M带宽,中国移动的费用仅有中国电信的四分之一,同时对于那些信赖大牌运营商的用户,移动和电信本无差别,至于网络速度,那就是谁用谁知道的问题了。
电信和联通对比很是纠结,跟进降价,马上就面临ARPU值下降的问题,收入会减少,不跟进降价,马上就面临用户流失,收入会下降。反正无论怎样,电信和联通的收入都会下降,中国移动的打击不可谓不狠。
超低价宽带可以拉动其他业务的发展
互联网盈利模式中交叉付费的原则,其实是存在于各个行业当中的,运营商业务也不例外。宽带未必是直接盈利的销售品,它也可以是拉动其他产品增长的营销品,虽然有一点买椟还珠的感觉,但只要总收入能够保持恒定并获得增长,至于用户到底是要珠子,还是要盒子,那是用户自己的事情。
于是,可以看到的是,中国移动在各地的低价宽带往往都附带有一定的条件,例如北京移动要求58元以上的4G套餐,或是50元以上的数据包,并且要用户签订同宽带使用周期(2年)相同的保底消费协议,这是为了借助宽带促进4G用户的增长,尤其是高价值套餐用户的增长。其实,在其他一些省份,对于超低价格的宽带,都会附带有一定的绑定协议,例如根据用户的网龄进行使用月份的赠送,这是为了能够提高老用户的忠诚度,又例如要求用户先行充值,是为了锁定未来的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