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肯定了打车软件的合法地位和重要作用,允许“手机对手机”的服务模式,充分保留企业自主调度权,对于打车软件市场的发展是重大的利好消息。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打车软件将继续为用户便利出行服务,同时对于出租司机的权益保障也是重大利好。
移动打车软件盛行 出租司机最受益
近两年在国内兴起的打车软件一端连着用户,另一端连接着司机,从整个服务链条来看,在方便乘客打车的同时,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出租车司机群体。
在打车软件出现之前,出租司机接活模式大多只能依靠个人经验来分析判断,局限性较强,空驶率很高,有数据显示,北京出租车的平均空驶率达到40%。
随着滴滴打车移动打车应用的出现与普及,打破了出租车行业原有的低效局面。借助大数据技术的挖掘、定位、匹配和优化,有效的减少了司机和乘客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了用户等车时间,便利了乘客出行,同时对于司机来说,也大大降低了空驶率,增加了个人收入。据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的数据,使用打车软件后,41.2%的出租车司机每月空载率下降10%到30%。
记者在与使用滴滴打车应用出租司机的沟通交流中了解到,一位刘师傅最多一天能抢到35个订单,平均一天有20个左右的订单,被称为“抢单王”。刘师傅称他现在已经能够做到100%的活都通过滴滴打车来接,一个月的净收入有2万元,比以前提升了一倍。甚至有很多年龄大的司机,以前从来没用过智能手机,也开始更换手机,使用打车软件。
而今年上半年,滴滴发起的补贴大战中,众多司机师傅获得不错的收入,其实对于司机来说,打车软件所带来的利好是长效的,随着滴滴等企业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将会为乘客和司机带来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服务。
政策护航促进行业发展 出租司机权益有保障
打车软件的快速发展,在方便用户出行、提高司机收入的同时,也引起了政府监管部门的注意。如何监管和规范打车软件行业,不仅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广大乘客和司机的利益。
在17号交通部正式颁布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着力营造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 并在接入监管方式中规定“ 手机软件召车需求信息可在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运转后推送至驾驶员手机终 , 但平台运转不得影响手机召车软件的正当功能及良性竞争 ”,这意味着国家首次在部委规章层面确立了打车软件的合法地位,积极有效的肯定了移动互联网在我国交通行业应用中的市场创新价值,以及在产业模式升级中扮演的驱动价值;明确允许“手机对手机”移动互联网创新模式在出行领域的大范围应用,并尊重企业以“大数据精准推算,手机对手机”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充分保留了企业的自主调度权。
为打击黑车,保障乘客和出租车司机的合法权益,《通知》对打车软件的安装和使用也做了规定:“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监督手机软件召车信息服务商加强驾驶员终端软件的发放与使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防止利用手机召车软件进行非法营运。手机软件召车信息服务商在发放驾驶员终端软件时,应当与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相关信息进行比对,验证申请注册的驾驶员和车辆具备合法营运资格后方可予以发放。”
交通行业专家指出,《通知》为行业未来高速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移动打车市场扫清政策障碍的同时,也将极大的刺激行业市场竞争主体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供更多元化的智能交通出行解决方案,并最终惠及百姓。出租车司机也将享受到更多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