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大科技巨头都在想象着一种戴在手腕上的手表能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甚至想激活一个能颠覆整个智能手机生态系统。可是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已经进化到5英寸左右,连苹果都抵挡不住随身的移动大屏时,“在手腕上绑上一块全世界最优秀的饼图展示仪器,本质上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其实,智能手表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41年。而早在2009年,LG和三星已推出过可通话的手表,而在更早之前,IBM、微软还有Palm等都曾试图在手表上玩出新的花样——在智能手机还没冒头的时代,他们已经推出过PDA(掌上电脑)腕表。智能手表的进化史几乎跟电脑一样长,但是,没有一款能像电脑那样的畅销产品,更是比不上当前智能手机这个后起之秀。
我们是否应该试图理解和解剖个中曲折:是不是就像做移动产品不是按照做PC产品一样,也许智能穿戴产品也不应该按照智能手表那样去做!
直到今天,笔者看到Tinsee这款智能腕表后,引发了方向性的思考!
智能手表,是智能手机的影子,还是独立的产品?
“我有那么大的屏幕的手机,为什么非要到那么小的屏幕上去看东西。”
目前市面上智能手表的功能开发方向,收短信、打电话,甚至玩游戏,看上去都好像是基于“更好的辅助智能手机”,比如,开发短信收发功能的理由:有不方便收短信,过滤不重要短信,不要错过重要的信息……。可是,如果这条短信超过300字,你能看明白整条短信的意思么?你要回对方30字的短信,不是还要掏出手机么?
这个时候是否应该该思考,智能手机即使真需要一个“影子”配件,也不应该是那些要让智能手机反过来总干着“擦屁股”的事!
但是,腕表与身体的接触方式,戴在手上时露脸的机会比手机还多,注定会抢手机的戏份,注定是独立的。这款Tinsee智能腕表,给出了部分答案:功能上,是作为身体的数据监测的采集者,把显示的事情,委托给手机;同时,也作为身上一件独特的装饰品,充满感性的时尚。
智能手表,是生活方式,还是功能助手?
穿戴式设备顾名思义,就是穿在人身上,成为人外形的一部分,比如衣服,除了保温遮体,还要承载“人靠衣装马靠鞍”社会化需求,这个时候,我们要理解,即使平时看不见的内衣,也非常在意这块需求了,手表、戒指、眼镜……,这些更是追求时代潮流,衬托美感的生活方式的产品。
智能手表,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是我欣赏Tinsee这款智能腕表的另一个理由,首先Tinsee没有盲目的开发功能,运动计步,久坐提醒,睡眠监控,几乎可以构成人体24小时的活动数据了。其次Tinsee因为没有屏幕来即时显示这些数据,不会产生干扰,人如果想了解时,拿出手机连接手表,就可以获得并了解相关数据了!这也是功能助手,但属于隐藏在背后,需要时就站出来。
智能手表,是精神产品,还是物质产品?
其实,不管是精神产品,还是物质产品,感觉(质感、品质)都是手表的重要选择:我至今还是没想明白“那些戴一块塑料在手腕上的人”的自信来自哪里!即使最普通的群体,也应该追求品质、文化、以及先进的设计理念的一面。智能腕表,其实是件可选品,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必需品,可选品的消费,品质更好。
这里顺便吐槽一下:那整天标榜着“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大佬们,总把免费挂在嘴上,把“价格屠夫”奉为做产品的信仰!给他们的产品打上的标签“屌丝”们!赚到了“屌丝”们的钱,去消费最奢侈的精神品。
据说,苹果也到瑞士又买零件又挖人;最近又听说被瑞士那些厂商拒绝……。Tinsee天时智能腕表这个团队,也可能已经走在苹果的前面,玩起了“高大上”了!
是的,也许他们已经重新定义智能腕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