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交通:每个人每辆车都是大数据的一份子
http://www.cww.net.cn 2013年5月28日 13:41
智能交通:多种数据流动起来 在北京,这个被网友冠以“首堵”之称的城市,拥堵普遍,带来拥堵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比如交通事故、临时交通管制、灾难事件,球赛等原因。很多时候,交通的拥堵集中在某个区域,交管部门会在这些区域忙碌地疏导交通,但却未必能立竿见影。 如果让交通拥堵提前疏导,防患于未然,便会大大减轻拥堵现象。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这项研究能够根据最近一段时间(如过去20分钟)的车流,以及过去几个月的历史路况信息,来发现城市中的交通异常,并分析异常产生的源头。 郑宇举例,比如我们可能会发现西三环在某个时间突然出现交通流量剧增,但这个交通异常的根源并不在西三环本身。究其缘由,原来是大量的市民从中关村和亚运村开车去玉渊潭公园看樱花,都路过西三环,导致了这个交通异常。如果能及时地分析出此类异常的根源,就可以提早指挥这些车流绕行,从而缓解西三环的拥堵。 自从有了微博等社交媒体,凡是有人出现的地方,相关信息就可能被发布到社交媒体上,所以,每当有交通异常出现,都可以从社交媒体中看到这些现象,通过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信息找出交通拥堵的原因,从而解释交通异常现象。 “可能某一路段平常都很好走,但是有突发状况造成拥堵,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发现,附近有人发微博说这里有球赛,那么就解释了这个路段拥堵的原因,这个信息就可以提醒其他人绕行。”郑宇说。 实际上,这一解决方案就是把人看成了传感器,将社交媒体、路况监测、城市摄像头、GPS信息等综合起来,对多种异构数据进行管理和协同计算。 郑宇介绍,这也正是智能交通实现的难点。过去的系统往往只处理单一数据,而现在的数据信息是多种来源,而且是在多任务环境下,将零散的信息关联起来,把这些数据融合起来,成为可以管理的数据,就是难上加难。 放到整个智能城市之中,智能交通还仅仅只是一部分体现,高楼大厦的结构,兴趣点,车流,人的移动,地铁和公交的流量,空气质量监测等等全部融合起来,才更能体现交通乃至城市的智能。 [1] [2]
来源:CNET科技资讯网 作 者:孙封蕾编 辑:于天娇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