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 >> 正文
 
农村信息化的支点信息应用示范家庭
http://www.cww.net.cn   2011年8月29日 09:28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中国电信湖南临武分公司 何建勋

目前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多以运营商的“组建村级集团网”和政府主导、运营商配合建设的“农村信息服务站”两种模式为主。组建村级集团网后集团内部通话免费,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和客户黏性,能形成“漩涡效应”,让游离于外围的它网用户迅速向集团网靠拢,是政企单位和行政村目标市场营销中的首选策略。通过撒网式的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运营商可以把网络快速布局到行政村,经营者可以实现创收,在缺乏国家大笔专项投入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多赢的模式。不过根据笔者观察,上述两种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模式“圈地圈人”

组建村级集团网偏重于对个人客户的抢夺,运营商一般是先建小集团,再不断扩大集团网的影响力,这必然需要一个核心,而这个核心非村干部莫属。因此村干部便成为运营商首要的公关对象,企业公关无非给其利益,这容易使村干部变成企业的代言人。村干部一旦成为某家运营商的代言人,就会采用种种手段阻扰其他运营商进入,比如后进运营商建设基站时经常遭遇本地村民的阻挠,而青苗赔偿费、杆路过路费、高压搭电过路费等更是飞涨,有的运营商甚至暗中指使村民以种种理由破坏共建共享。这在无形中抬高了运营成本,剥夺了农村客户自由选择其它电信业务的机会。

笔者走访了一些农村信息服务站,发现部分信息服务站“挂羊头卖狗肉”,挂着信息服务站的牌子行收费网吧之实,不少人在看电影、玩游戏;有的电脑被长期锁在村长、支书或者学校杂物房里,变成某些人的私人物品;有的综合信息服务站其实就设在运营商的乡镇和农村代理点,外面挂着信息服务站的牌子,里面就是运营商的营业点,没有为农民提供免费查阅信息的电脑,经营的业主也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

从上述分析来看,运营商做农村信息化难免会从自身角度出发“圈地圈人”,多建自己的网络和渠道,推送自己的业务,所做的工作基本上停留在针对个人客户的较低级的语音服务和宽带网的接入上,没有在涉农信息呼叫中心与综合信息服务方面下功夫。农村信息服务站的想法比较好,但运作起来存在基本生存难以保障、日常管理较难把控等问题,并且偏重电话、手机和宽带用户的发展,忽视了特色信息服务的推广,多方因素导致现在的农村信息化成了“四不像”。

在现有环境下,农村信息化建设主推信息化乡、村建设稍显务虚,主推农村信息服务站难以管理,完全放手让运营商做集团又过偏激,比较适中的方式是从农村家庭层面的信息化建设切入,主推农村信息应用示范家庭。

可借示范家庭发挥带头效应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的各乡各村基本上都发展了自己的特色产业。而每个项目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些有能力、有魄力的人,他们敢说敢做,敢为人先闯天下,才能够创出一番事业。农民一般怕担风险,只有看到哪家的确发财了,才会放下心来去效仿,一人学一人,一户学一户,这样以点带面很容易把农业项目做大。农民这种期盼致富、快速模仿的特点应该在我们做农村信息化的时候好好运用。

当前无论是政府主推农村信息化,还是运营商推进农村网络和信息建设,都需要和这部分先富起来的能人联系合作,由政府或运营商授牌,以他们自身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或者商业项目为基本单元,建立起农村信息应用示范家庭,给他们提供宽带、电话、手机、电视、监控、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满足他们利用信息发家致富的愿望。如果每个村都能建立一个或者多个信息化应用家庭示范点,周围的农户来串门时就会感受到信息给个人乃至家庭致富带来的好处,一家一户口碑相传,很快就可以带动周围的人发展起来。如果这个想法能够推广实现,还可以把现在政府和运营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注意力,从浅层次的针对个人基本通信需求和娱乐需求,过渡到以家庭为中心,利用信息改进生产力,不断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发展,最终和信息化村镇建设的大目标无缝衔接的高层次信息化应用,从而形成一条由点到线至面的良性循环发展路径。

[1]  [2]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农村信息化  运营商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