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要闻 >> 正文
 
甬台温高铁利益链调查 15家上市公司分羹图谱
http://www.cww.net.cn   2011年7月28日 09:05    网易财经    
作 者:徐国允 羚羊

铁路市场是远望谷最主要的市场,在2004年-2006年三年中,远望谷的PFIE产品在铁路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88.47%、83.22%和77.83%。

此外,远望谷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公司目前正在研发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这个项目是目前铁道部2004年度科技发展C类项目,是未来中国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关键设备,用于代替同类进口设备,目前远望谷已完成样机研发,处于测试阶段。

为事故动车提供车载自动防护系统(ATP)的供应商是和利时公司。和利时公司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在该起事故发生之后,和利时公司股价重挫超过18%。

甬台温高铁利益链调查 15家上市公司分羹图谱

高铁利益链背后分包格局

“里面的水太深了,没关系,不送钱,根本就拿不到订单。”一位曾经亲身参与甬台温铁路建设投标的内部人士7月25日对网易财经称。“铁路建设中涉及的利益方很多,铁路系统内部又基本上是完全封闭的,外人根本无从插手”。

120多年沧桑风雨的中国铁路,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浪潮中,却长期存在运力不足问题,从货运排队到客运“一票难求” ,到每年上演的“春运”悲剧,铁路运输市场的“瓶颈”愈发明显。

而从2004 年铁道部颁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开始,中国铁路即开始跨入“大跃进”时代,铁路投资也进入“跨越式”增长。

据统计,在2010年,铁路基建投资就超过8000亿元,而整个十二五期间,铁路总投资将高达2.8万亿元,这其中,高铁是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在这场巨大的高铁盛宴当中,几乎很难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到公开招标的信息出现。

以管窥豹,甬台温铁路虽然投资仅160亿元,在整个高铁投资中占比并不算巨大,但在这条铁路的建设中利益链的“分包”过程同样充斥种种“灰幕”。

网易财经注意到,在高铁产业链中,占比最大的三项分别是路基桥涵隧道建设、动车车辆购置和轨道工程,而这三个项目几乎没有民营企业参与,而是由央企巨头完全把控。

在甬台温高铁建设中,路基桥涵隧道的建设完全由中国中铁把控,轨道工程亦是如此;而动车车辆购置这一项则完全由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把持。毫无疑问,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中国中铁、中铁二局中国铁建等公司在高铁产业链的分食中无疑是处于塔尖的位置。

同样,众多分享到高铁盛宴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多多少少都与铁路部门以及大型铁路央企有关系。主营铁路信号微机检测系统的辉煌科技,公司董事、总经理郑予君在2001年至2005年任郑州铁路局办公室主任、副局长,2005年9月至今担任中国铁通集团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等职。

另外,主营铁路综合监控系统的世纪瑞尔也出现了铁路系高管的身影。公司两名副总经理均有铁路系工作经历。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尉剑刚,曾任铁道部沈阳信号厂工程师、铁道部通信信号总公司软件中心工程师;副总经理张诺愚曾任中国铁道建筑工程总公司铁路运输处工程师职务。

“铁路建设中涉及的利益方很多,铁路系统内部又基本上是完全封闭的,外人根本无从插手”。一位曾经亲身参与甬台温铁路建设投标的内部人士7月25日对网易财经称。该人士介绍,铁路系统项目分为建设和运营两大块,而建设这一块的利益远远大于运营,所以在铁路系统内部,主管建设的通常更能说得上话。

上述内部人士进一步解释道,其实看起来这么大的项目,几百亿的投资,真正用在实际工程上的绝对没有这么多。“就像上次我们有个工程,报上去2亿,最后用到实际的也就3000、4000万元,中间全部要分给各个利益关联方,每个山头都要拜,稍不注意得罪了谁下次就没订单了。”

[1]  [2]  [3]  [4]  [5]  
编 辑:赵宇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6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高铁  甬台温  通信  信号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