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樊哲高
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自5月1日起实施,酝酿10年的创业板终于“破茧”。创业板的推出将对中小企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政府主管部门将如何引导中小企业更好地利用创业板这个融资平台?4月1日,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
创业板四大益处
“创业板为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带来福音。作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我们将进一步配合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帮助中小企业努力缓解融资困难。”王黎明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他表示,创业板的推出是广大中小企业期盼已久的好消息,意味着中小企业从此找到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目前,中国有900万户中小企业。近年来,许多中小企业抓住机遇不断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努力挖掘市场潜力,寻求市场机会,在市场大风浪中经受锻炼;还有的中小企业不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但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王黎明说,除了银行贷款,中小企业一直在积极寻找社会资金的支持,创业板“破茧”为直接融资带来便利,这是中小企业早就盼望的。他告诉记者,从2004年中小企业板在深市创立以来,共有273户中小企业获得上市机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
王黎明向记者表示,创业板的开通,对中小企业发展有四个方面的益处。
第一,从创业板得到资金支持,用到自己发展急需的地方,缓解资金压力,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第二,扩大品牌形象。上市是很好的品牌宣传,有的企业不上市谁也不知道,上市后得到公众认可,知名度大大提高。第三,通过上市规范企业行为。中小企业通过上市前的培育辅导,加强财务管理,按照股份制公司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通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使中小企业得到社会和公众的监督。第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引导企业注重创新发展。上市后,企业能更自觉地通过市场了解产业发展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主导产品。此外,可以了解行业中哪些企业处于先进水平,互相之间能更好地比较。推出创业板是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融资难问题的有力举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小企业资金压力不断加大,加上一些企业产品雷同,经营越发困难,有的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的情况下推出创业板,是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能极大提振中小企业信心。
六大举措推动创业板
王黎明表示,为推动创业板相关政策的实施,下一步中小企业司将主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配合证券监管部门,宣传好创业板相关政策和规定,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创业板,熟悉上市程序。二是积极培育“优”、“强”中小企业。通过培训、政策宣讲等形式,引导企业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方向。通过互联网、面对面、论坛等多种渠道,开办创业板辅导培训班。三是帮助地方政府选择好的中小企业,利用好创业板平台,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四是积极支持和鼓励一批中小企业发展,为创业板提供后续资源。加大创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支持专利持有人和发明人创办企业,鼓励“特、新、专、精”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积极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五是结合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收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提供信用服务。六是规范企业行为,履行社会责任。要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了解到,创业板开通后,企业要规范经营,规范管理。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技术标准生产,为社会提供“优”、“强”产品,让社会信赖。
此外,王黎明强调,部中小企业司将按照“保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原则,根据国家环保要求,优先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