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CWW
罗忠生:非常感谢!刚才已经在发言过程中介绍了中兴的经过,因为我们公司也做W,也做TD,我今天很高兴,任务已经完成了200%,所以感觉到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已经在非常努力,想通过一个机会发展,这样对中国移动形成很大的压力,TD从今年开始感觉到市场的压力,更多的是在全国各地见各个省的领导,沟通TD的发展,在这样的形成下对产品准备要求非常严,非常多,既要稳定又要产品种类多,还有多种类产品,所以对于所有厂家来看今年的压力非常大,在这么样的情况下,怎么样忙而不滥,这也是今年面临的问题,这是最大的感觉,我确实感觉到压力非常大,今年是成长里面最难的一年,从移动计划来看明年是TD发展最快的一年,冲刺的一年,但是今年准备很重要,既是机遇,更多的是压力。
王静:中兴大概有多少款?
罗忠生:今年我们超过10款手机,超过11款数据卡,超过3款无线固话,两款网关。
王静:再请魏所长,能不能从总体的情形比较,今年比去年有什么样的比较明显的改进?
魏然:从我们的角度,6我作为电信研究院主要参与负责TD-SCDMA终端相关测试工作,在测试过程中,如果从最早的01年、02年当时TD目前采取TD-SCDMA,和当年相比有天壤之别。按照王博士提的问题,从去年到今年的变化,从实验角度看,在今年终端的类型多样化是非常重大的特征,在今年以前就是两种产品,一个是TD-SCDMA的手机,一个是数据卡,而且数据卡还都是比较老式的古板的,或者内置的或者是像优盘一样。今年从手机方面支持高速下载的手机,在性能上有了大幅度提升,原来手机是384下载数据,今年达到了2.8兆水平的能力,数据卡承载数据能力的终端,但是从款式、从外观有很多吸引人各种各样的设计产品出来,如果在外面能够看到很多产品。还包括其他各种各样的产品出现了,包括TD-SCDMA的家庭网关产品,对外采用TD-SCDMA作为宽带的手段,对内可以通过有线、无线的手段,家庭计算机或者支持联网的终端会聚到TD-SCDMA通道上进行接入,包括TD-SCDMA的固化产品,这些产品大大丰富了我们的TD的产品线,同时也有一点点小小的遗憾,我们在终端上,在手机上跟今年相比,我们的款式设计,手机的第一眼的感觉,第一摸上去的感觉,在这方面差距相当明显,我觉得两个方面因素,第一方面对于TD来说,我们大家解决稳定性问题,在外观设计和用户感受方面有所疏忽,在投入方面有很大差距。据我们了解苹果的模板大概在500万美元。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空间为TD-SCDMA留下来,让我们有很好的后续和努力的方向提高产品,从质量方面从测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看到有更多的厂家产品能够参加到测试实验中,而且通过严格的测试,虽然说在品质上各方面跟厂家老总了解的一样,还是有差距的。比如说我们做终端的性能测试中,其中有一项做终端在实际网络的接通率的测试,在奥运会之前,包括三星LG产品很难说一次通过95%的接通率的考验,在今年像这样的性能考验对终端产品,主要是稳定的可用的无线网络中,指标不高,不难达到,这些都是很显然的进步,也应该看到我们在质量提高同时,由于新的功能引入,使得终端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波动,并不是我们的每一款产品或者是每一个厂家的新的产品一定会比这个产品好,比如说今年收到的样机,在测试过程中不稳定的现象,出现的反复也说明厂家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多功课做,以正式送样测试的产品面向客户的产品,对老百姓来说偶尔手机打不通一次电话,或者偶尔掉一次线,消费者可以接受。但是天天出现死机,我们老百姓无法接受。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做很多工作。虽然测试反应一方面的问题,我们也很大的进步,还有我们要走的路还是很长的。
王静:全世界没有一家运营商有中国移动对他正在运营的技术有这么深入地理解、了解,甚至是亲自工作,这一年,去年试商用以后中国移动承担了很多不应该承担的工作,从产业的角度,产业链厂家解决的问题,中国移动现在在牵引、在解决,这也是中国移动承担的历史使命。下面请于所长谈谈体会。您的体会是什么?
于川: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介入终端核心的技术或者介入终端芯片帮助发现问题从06年底开始,以前我们根据做终端的经验,像TD终端遇到的问题以前没有碰到过的,当时的状态包括产业链成熟度,包括终端芯片,国内国外的厂商,包括设备厂商,仪表厂商,各个环节的基本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移动是第一次比较深入的介入到TD终端技术的深度层面,有的嘉宾讲了,我们以三步和三新为代表的很多公关都是我们深入了解问题,逐步摸索规律,和厂商一起分析定位,解决认证,这样的流程一直走,当初发生的问题在半年和一年以后有了很大的进步,又过了一年又进步,一方面认为进步是可喜的,但是我们付出了很多汗水。
从运营商角度大家说三足鼎立,3G牌照发放,一定有政府在市场谋求公平竞争和市场上公平考虑,如果3G牌照依然在市场上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也不是市场良性竞争的表现,站在运营商角度应该有宽容的现象,可能有人觉得我在说冠冕堂皇的话,但是客观地说应该这样。另外一层含义是国家富于了我们自主创新的战略,在通信行业以TD为代表的,都要承担这样的任务。我们都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国家一方面需要相对实力比较强大的运营企业,制造企业,研发设计企业,贯彻落实创新兴国家战略,另外一方面又处在国家把电信运营市场环境更加良性,更加公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本身承担着多重角色,既然一方面作为中国最大的一家运营商,也是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不光是盈利性的企业,也要付出很大的责任,不能抱怨,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这样,也是对我们公司和所有员工的锤炼,也是一种考验。
从技术上我个人认为不管是3G技术的标准,在它技术开发、验证、量产、成熟到推向市场必然要经过成熟的过程,TD-SCDMA推向市场不是一帆风顺,很多行业不是把国外经验照搬中国,必须要结合本地的需求,和自身的需求,要走出一条适合本公司的运营模式,几个牌照的发放都有一个磨合的过程,从我个人的感受来看,这个过程是客观存在,而且只能通过努力缩短,但是不可能跨越。从技术的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在尝试探索,不向用户提很多技术概念,而是说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提升和需求,如果凸显哪一种技术有优势和劣势,是值得商榷。
从市场角度,中国移动在技术和市场当中的纽带,在市场角度,第一个通过原有的2G的优势,通过TD特色特性,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倾斜和扶持,我们要TD能够给用户带来时间样的价值?并且深度挖掘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通过我们的努力和产业链合作伙伴一道,能给用户提升,所有的努力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看到的回馈价值。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一起,能够使用户接受才能达到100分。
最后说一点产品,我特别赞同三星王总的观点,TD终端和同类型产品相比,应该凸显它的稳定性,不管手机有什么的亮点和卖点,有什么独特创新,归根到底给客户可以依赖的通信设备,在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特别在现阶段,把质量做好,把稳扎稳打做好,宁可做的慢一点,也不能牺牲掉产业链的利益,和用户的利益,企业自身运营自身长久。小平说:改革开放压倒一切是稳定。TD的发展这么多终端推出去,多种制式不同款型压倒一切,我作为电信从业人员给各方提出的强烈要求。
王静:嘉宾有的是偏向于技术,有的已经进一步上升了。作为TD产业联盟,作为负责推进产业的时候,肯定是酸咸苦辣的,我想听听杨骅处长的想法。您觉得大家往前走,整个产业包括制造商、运营商,应该怎么往前走?
杨骅:先表达一下对前面几位专家的观点,凡是支持我的观点我都赞同。我觉得3G三足鼎立,TD如何胜出?这么傻的问题谁提出?TD肯定胜出。但是我仔细想了,主办方让大家明白TD是怎么胜出?进一步提升大家的信心,这个题目设的很有必要。几位专家从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很好。我自己的观点,三足鼎立用了一种比较漂亮的说法,或者说从《三国演义》的角度讲的概念,我引用《南征北战》师长一句话:这么多年来国际移动通信市场产业发展,从来都是中国市场手指波动算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正视我们国家在3G在过去发展中作用和地位。中国市场怎么发展?
王秘书长说,3G不成功,TD就不成功,我倒过来,TD不成功,3G不成功。我们全球的发展看中国,中国3G发展看TD,TD不成功不可能有中国3G成功,刚才在介绍的时候发改委和工信部在3G牌照发放,工商重组的公告当中,大家仔细体味用词,3G牌照发放也好,未来市场也好,要有利于技术创新,三个技术哪个是创新?就是TD-SCDMA,为什么大家呼吁了多少年,但是今年或者说从去年开始大家仍然在提,未来对电信市场的管制一定是非电信的管制,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这个管制,要有利于创新,否则还怎么搞创新?尤其是国外市场走在前面,这种机会靠政府的创新一定能够实现。所以从政策的角度来说是不容置疑的,TD-SCDMA是一定最好的政策,全球最大最好的运营商,技术又是那么深入地运营商,很多人517以后,三个制式用户都会上来,我很赞同王秘书长说,3G网络覆盖和2G不同,国外的经验到国内不一定管用,比如说欧洲,中国是什么样的技术特点,欧洲是什么样的技术特点。不一样。517以后其他技术支持的终端,因为老百姓不太懂得网络覆盖问题,被用户指责批评的概率一定不低于TD,所以大家从运营的角度一定要理解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