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王涛 所谓时势造英雄,但时势也可以毁灭英雄。北电的衰落呈现出来的并不是个体事件,而是一种产业现象。它遭遇的是旧有产业群体共同面临的尴尬。在产业形态变迁的大势中,一切早已埋好伏笔。
对于像北电这样厂商的来说,它们都曾经站在了产业制高点上,而别人只能望尘莫及。究其原因,端赖于当时的通信产品都带有明显的私有性质,由此就构成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以交换机为例。北电是最早开发出数字交换机的,在后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交换机所采用的都不是通用平台,交换机上的芯片也属于专用芯片(所以像北电、摩托罗拉等厂商当年都有自己的半导体部门)。一个型号的芯片从设计到烧制出来要消耗掉几百万美金,而满足交换机全部需求的芯片则要花费上亿美金。因此,一般厂商根本不具备涉足这个领域的综合实力。
随着交换机演进到通用平台,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只要做软件方面的开发即可。这样一来,厂商们原来的半导体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厂商开始纷纷剥离自己的半导体部门。至此,硬件壁垒被突破,其他厂商开始鱼贯而入。
平台的透明化,接下来拼的就是服务和成本。成本方面,北电们在这方面自然会落入下风。这不仅在于它的研发人员主要集中在北美,还在于它的产品要实现后向兼容,致使产品的经济性降低。而后来者则不存在这样的包袱(譬如华为)。
另外,席卷全球的运营商整合之风也给设备厂商带来了空前的考验。一般来说,运营商会选择两家设备商作为自己的供货商,而竞争对手选择的厂商往往会被排除在外。因此,在运营商数量众多的时期,所有的设备商基本都有获得大订单的机会。
但是随着运营商并购重组的频繁发生,其数量大大减少,这也导致能够入围运营商采购名单的厂商数量也开始减少。因此,设备商之间的竞争逐渐白热化。而对于那些市场盘子不大的厂商来说,其规模经济性被进一步弱化,最后只能收缩战线直至退出。
产业形态的改变,给那些老牌设备商提出了转型的要求,转型快的走对路的依然可以笑傲群雄(例如爱立信),而转型慢的或者转型失误的,则必然要付出衰落的代价。
股神巴菲特说:“等知更鸟报春,那春天就快结束了。”毛渝南也有过类似的言论:“当寒冬仍在时,企业做的所有调整和准备应是:当春天来时还能有自己的舞台。”身处产业大势变迁的寒流中,为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很重要,当然,以正确的战略和正确的执行做出准备更重要。(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