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无线城市距离用户有多远
http://www.cww.net.cn   2009年11月27日 16:49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特约撰稿人 陈亮

    三大运营商3G业务陆续面向市场推出的时候,无线城市的概念也空前火爆起来。一时间各地的无线城市建设规划犹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大家的视线,“基于固定数据网络+Wi-Fi”、“3G/2G/Wi-Fi”等层出不穷,大有言必及“无线城市”之势。在这股轰轰烈烈的无线城市热潮当中,政府和运营商总是频频出现在镜头之前,但普通客户却难免存在疑问——我们的城市“无线”了吗?我们离无线城市究竟还有多远?

    向左转还是向右转:无线城市在 升温或是降温?

    从工信部公布的今年10月份国内通信市场月报来看,除了移动通信市场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势头外,还有两组数字引人瞩目:一是今年以来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1800.8万户,达到1.01亿户,首次突破亿户大关;二是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方面,数据通信收入占比比去年同期增长0.5%。虽然收入份额占比环比增长不高,但我们不能忽视移动通信收入的跨越式增长所带来的影响,如果单纯考虑互联网数据业务收入的话,单项增长幅度应该在23%以上。

    由上述数字可见,目前国内互联网数据通信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起步阶段,今后的发展依然会持续走高的势头;而由于个人通信是绝大多数客户必然的需求,可移动的高速无线数据接入将成为今后各大通信运营商的争夺重点,这也就给无线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成长空间。

    随着奥运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北京及相关奥运城市的无线城市覆盖带动了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无线城市的进程,广州、上海、厦门等城市都先后宣布加入或即将加入无线城市的行列。

    不过在国内无线城市建设持续升温的同时,国外的无线城市先行者们却不约而同地在一阵“寒流”中急剧降温。美国费城于2004年7月开始建设“无线费城”,目前由于运作困难巨大、投资方逐步撤出而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休斯顿、旧金山等地的无线城市计划也先后暂停或取消。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避免国外尴尬国内再现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我们要如何才能避免境外无线城市运营的尴尬呢?

    第一,回归市场,避免盲目建设。无线城市的建设投资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元,作为通信运营商,承担社会责任、以通信服务回馈社会是理所当然的,但也必须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开展建设。在国内无线城市纷纷上马的时候,我们更应当冷静下来审视一下——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真的有建设无线城市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么?从国外的运营经验来看,由于大部分数据通信依然在PC和固定数据通信网络上产生,就连拥有140万人口的美国费城,在“无线费城计划”中的用户也不足1万户。如果没有充分的市场调查和研究,盲目上马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第二,按部就班,切忌一蹴而就。无线城市的覆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必须对整个项目进行详细的规划和部署。对于客户需求旺盛的重点区域可以优先覆盖,对于通信需求不强的区域(如郊区等)可以暂缓部署或采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数据传输进行覆盖。

    第三,细水长流,打造盈利模式。由于无线城市建设的投资数额巨大,几乎每一个项目都无法在短期内回收成本,因此无线城市的建设必须打造一条完整的价值链,其中每个环节都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到价值契合点。

    第四,眼光放长,规划长期升级。无线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涉及到策略性的部署,也必须考虑技术演进。按照现有的无线宽带覆盖技术,“3G/2G/Wi-Fi”是较为切实可行的覆盖方式。但是考虑到未来4G技术和其他较为成熟的无线数据接入技术(如“TD-LTE+WiMAX”、Femtocell等),以及AllIP的趋势,未来的无线城市技术解决方案将会呈现灵活、多样、目标导向的特点。

    无线宽带化还是宽带无线化:无线城市的新途径

    无线城市有两个关键字眼——“无线”和“宽带”,这也引发了所谓的“无线宽带化”和“宽带无线化”之争。

    “无线宽带化”一般是指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上,通过加载HSPA来提供高速无线数据链路,实现在“无线”上跑“宽带”的目的;而“宽带无线化”一般是指通过Wi-Fi或WiMAX等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将宽带接入点通过无线的方式延伸覆盖,实现把有线的宽带变成无线的目的。以往“无线宽带化”主要针对手机和特定的移动终端客户群体,而“宽带无线化”一般针对PC或笔记本电脑用户。但是在终端逐步走向融合的今天,再争论“无线宽带化”还是“宽带无线化”已经没有意义,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多种技术手段融合的新途径。笔者认为,单一的技术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无线城市覆盖的需求,必须将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

    在户外环境中需要无线宽带化,也就是采用3GHSPA方式。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但3G网络存在频段规划紧张、室内信号穿透不佳等问题,室内覆盖必须另行补充。

    根据西方通信运营商的调查,客户60%以上的通信行为都发生在室内,故而在室内环境中可以采用宽带无线化的方式进行覆盖。室内覆盖灵活便捷,但维护成本较高,且设备可管理性不佳。

    室内覆盖并不局限于Wi-Fi技术,例如我们可以考虑Femtocell等新型的室内覆盖手段,在实现室内宽带覆盖的同时还可以一并解决3G网络信号穿透力不佳的问题,但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尚处于实验阶段,何时能够面向客户还是个未知数。

    从面向客户的角度来讲,客户对于无线城市的需求已经不是单一的无线宽带接入,而是在原有“语音+数据+视频”三重播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多重通道+应用+内容+服务”的多重播放。其实,当我们抛开技术而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看待无线城市,我们会发现其实客户并不在意我们究竟采用何种技术,他们真正在意的是在使用无线城市服务过程中的感受,例如接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计费的准确性、接入终端的广泛支持、业务或服务切合客户需求等。离开了这些,无线城市的建设只会是无本之木。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运营商  无线城市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