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移动重组后的全业务运营动态和建议
2008年10月20日 18:46    通信世界    评论()    
作 者:谭炎明

    为保证在未来竞争中的主动权,中国移动必须重新评估并调整战略,充分利用既有的优势并尽快弥补“短板”,制定面向未来的全业务运营策略。

    “移动信息专家”何去何从

    2008年5月,由国资委和新成立的工业与信息化部联合操刀的电信企业重组拉开了新一轮中国电信体制改革的序幕,原来的“5+1”态势被新的三足鼎立的格局所取代。正如此前人们所广泛猜测的那样,本轮电信重组最大的亮点在于全面构建全业务竞争的局面,原来的固网运营商获得他们望眼欲穿的移动运营资格,与此同时,移动运营商也获得了固网运营牌照。

    中国移动在本轮电信改革中变动最小,原来的移动业务并没有像一些人预期的那样被分拆,而是保持不变,只是在此基础上整体接受划拨来的固网运营商中国铁通。然而,正是这貌似并不引人注目的划拨却将把中国电信业的巨无霸带到一个命运的十字路口,使其不得不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是坚持专注移动的道路还是调整战略迈进全业务运营的新时代。

    众所周知,自从成立以来,中国移动一直聚焦于移动业务领域,近十年来,中国移动赶上了中国移动通信飞速发展的时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随着在移动业务领域的发展深入,中国移动的企业战略定位也从“移动通信专家”转向“移动信息专家”,尽管这一转变包含着非常多的内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专注移动的定位始终没有改变。就在中国移动如火如荼地深化并落实“移动信息专家”的战略定位之时,新一轮电信重组使其不仅“意外”地获得固网业务运营牌照,同时还获得了整体划拨的为数可观的铁通固网资源。

    在获得全业务运营资源之后,摆在中国移动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继续沿着既定的“移动信息专家”的路线走下去,而以资本控制的形式控制铁通,任其独立运营发展;要么快速整合铁通的固网资源,摇身一变成为融合的全业务运营商,沿着捆绑融合的路线参与市场竞争。莎士比亚的名言“Tobeornot to be, it’s a problem……”,在这个时刻,用来描述中国移动似乎再准确不过了。

    在全业务竞争时代,“移动信息专家”将何去何从?

    全业务竞争环境的变迁

    电信重组不仅改变了中国移动的资源与能力基础,同样将竞争对手的实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在融合的趋势下,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升级。显然,中国移动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将会前所未有地发生改变。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融合的趋势使得用户的需求有了新的方向,同时也给全业务运营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人们希望能够在不同的终端和网络上无缝地使用同一项服务,或者在同一个终端不同的网络上无缝地使用不同的服务,综合的一站式服务日益成为需求的主流,显然这为全业务运营商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会。一项来自欧洲的调查显示,超过35%的个人用户、49%的家庭用户对全业务捆绑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从2004年开始西欧七国的全业务捆绑产品在家庭用户间的渗透率正在以59%的CAGR(复合年平均增长率)增长,而同样在西欧每年政企用户向一站式业务提供和服务转移的速度高达30%。毫无疑问,这些数字都在表明一个相同的事实,无论是个人客户、家庭客户或者是政企客户,在当今融合的趋势下,他们都更加偏好选择固移捆绑的产品或者一站式服务,而这显然也将成为全业务运营商潜在的巨大机遇。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国移动将面临空前强大的对手。中国移动需要面对的对手不再只是在移动业务领域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国联通,而是两个集成了强大的垄断固网业务优势并获得移动业务运营资格的全业务运营商——新中国电信与新中国联通,与此同时,竞争的业务领域也将从单纯的移动业务领域延伸到全业务捆绑和融合。对于新电信和新联通,他们分别拥有在南方和北方固网业务领域绝对的市场主导权,在家庭客户市场和政企客户市场占据着最主要的市场份额,获得移动业务运营资格将使他们如虎添翼,他们将利用既有的客户资源实施交叉捆绑和销售,全面抢夺中国移动的存量移动用户,同时在新增移动用户市场全力展开争夺,由此可以预期,中国移动的传统优势——移动业务领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而从自身的能力角度来看,中国移动的全业务竞争实力还落后于对手。在固网业务领域,虽然中国移动获得铁通的固网资源和业务能力,但目前并未开始整合,而且其规模相比竞争对手新电信和新联通还非常弱小,难以形成有效对抗;在移动业务领域,尽管中国移动获准提前建设TD-SCDMA标准的3G网络,但由于TD-SCDMA产业链不够成熟,由此带来的优势也将非常有限,如果竞争对手很快获得3G牌照——他们可能获得相对成熟的WCDMA和cdma2000牌照,这将使得中国移动面临更大的网络能力落差。尽管在3G网络能力上中国移动稍显劣势,但由于在用户规模、质量、品牌认知度以及市场能力等方面领先于对手,同时建设、维护多年的GSM网络和新近升级完成的EDGE数据网络质量优异,中国移动依然有着放手一搏的实力基础。

    总而言之,在新的全业务竞争环境下,中国移动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潜在的巨大用户需求使得全业务竞争中的市场更具吸引力并充满机遇,而中国移动全业务竞争资源的相对弱势与竞争对手的强势将使得其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迷茫中的探索

    在重组方案公布之后,中国移动成为全业务运营商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在过去的半年里,或许是因为资源整合进度迟滞的原因,又或许是因为尚未明确最终的企业战略方向,中国移动依然沿袭着以往的业务边界和运营风格,并没有因为重组获得的全业务运营资格表现出显著的运营差异,因此我们也只能试图从些许市场痕迹中探寻中国移动的全业务运营之道。

    在业务层面,中国移动依然继续维系其原有的移动业务,然而区别于以往的是,移动业务不再局限于个人客户市场,而是基于移动网络设计,面向家庭和政企客户市场,迈开向家庭客户和政企客户这两个传统盲区市场渗透的步伐。面向家庭市场,一个家庭成员通话优惠计划正在全国推广并取得不俗的成绩;面向政企市场,中国移动在全网升级EDGE数据网络之后,加大了面向政企用户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商信通、医信通、M2M以及个性化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等一系列产品先后面世并投入商用。

    在网络资源层面,中国移动至今仍未启动对铁通固网资源的整合,而是借助国家对TD-SCDMA标准的扶持和政策倾斜,不仅完成了8个奥运城市的TD-SCDMA网络一期建设,同时也在近期启动了在30多个城市的二期TD-SCDMA网络建设,力图在3G网络资源能力准备方面赢得时间窗口。

[1]  [2]  编 辑:周桂军
关键字搜索:中国移动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